沙、俄联手,走出油价危机的“金手指”? 不谈而崩的冻产大会或许将书写续集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9-09 23:39:09
本报特约记者 梁婷婷 北京报道
从英国新首相Theresa May与欧盟各方的见面,到埃尔多安和普京的会晤,毋庸置疑,G20首脑峰会上有太多看点。不过,眼花缭乱之余,沙特副王储Mohammed bin Salman和普京的会面,或许才是大宗商品市场在此轮G20峰会上最不容错过的一场“戏码”。来自这场双方会面的任何消息,都会直指数月来已经震荡不停、脆弱不堪的国际油价。
9月4日,G20上传来消息,Mohammed bin Salman和普京正在杭州试图为稳定国际油价“开药方”。“我们两个国家是最大的石油生产方,这也是为什么如果没有沙特和俄罗斯的参加,就不会有一个稳定油价的政策。”Mohammed bin Salman在接受彭博的采访时表示。由于这跟一贯空洞的立场声明并无两异,国际原油市场在一片失望中,小幅上扬后又回吐了部分上涨。
不过,就在外界对国际原油市场又一次快丧失信心的时候,9月5日,沙特和俄罗斯两国的能源部长却意外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首次提到成立沙特和俄罗斯两国联合的关于原油和天然气工作小组,以稳定原油市场。原油市场闻讯后迅速反应,其中美国WTI原油价格一度上涨到每桶45.34美元附近,Brent原油价格一度上涨到每桶49美元。
两国联合工作小组
沙特和俄罗斯两国能源部长在联合声明中首先承认了原油供给端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带来了能源市场的波动。其次,联合声明表示沙特和俄罗斯双方将在原油和天然气的新技术应用、信息和专家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增强科技在能源生产、储存、提炼等方面的应用。再者,联合声明还提道,双方能源部长已经承诺,要探索建立一个关于能源的联合数据库。最后,显然也是此份联合声明传递出的一条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沙特和俄罗斯双方将要成立一个关于原油和天然气的联合工作小组,并且还明确该小组的第一次会议时间定在2016年的10月。
数月以来,虽然有来自全球原油供应严重过剩和美联储加息这两个基本面的双重压力,外界对冻产的不断“幻想”仍然使得国际油价能够一直维持在每桶40美元之上,并没有“摔”得太难看。4月份的冻产大会上,由于伊朗在会前就宣布不加入到冻产行列中,以沙特为首的国家在冻产大会的最后一刻翻盘,宣布如果伊朗不加入冻产阵列,也拒绝冻产。自此,冻产就成了一个悬念,尽管外界对它充满着设想,却似乎并没有一个明朗的前景。
4月份的冻产大会不谈而崩之后,外界开始把焦点转移到本月底将在阿尔及尔召开的产油国会议上。不过,由于此前俄罗斯能源部部长Alexander Novak在谈及这场会议时,似乎有流露出淡化会议讨论冻产的意图,目前外界对该会议抱有的希望也并不大。Alexander Novak曾表示,冻产是个另外的话题,阿尔及尔的会议应该只会涉及全球原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的讨论。这番表态也让外界广泛猜测,阿尔及尔会议可能仍然不能给冻产指出一条鲜明的路线。所以,在种种利空的消息面前,沙特和俄罗斯宣布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虽然并未明确指向冻产,但委实是产油国方面到目前为止作出的最有实质性意义的举动。正如德国DZ Bank大宗商品分析师Axel Herlinghaus 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评论的一样:“初看上去,沙特和俄罗斯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的举动,就像旧酒瓶里装了新酒,在过去,我们一直不缺乏野心,但是却缺乏后续跟进的实际行动。”
继续供给不平衡
全球原油供给严重不均衡已经是个明确的事实,如果产油国还不对此作出一定的实质努力,这一趋势极有可能将继续恶化,从而引起更大的市场波动。
根据国际能源署8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一份全球原油市场报告,全球石油的需求端仍然在逐渐萎缩。国际能源署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为140万桶每天,而一年后的2017年,这一需求可能会下降到120万桶每天。然而一方面是需求端的不断萎缩,另一方面石油的供给端却在继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由于OPEC 和非OPEC产油国的产出均出现了增长,全球日均原油供给在今年7月份增长了80万桶。这其中,沙特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伊拉克的产出也在不断增长,OPEC产油国的产出在今年7月已经大幅增加。由于来自沙特和伊拉克这些中东国家的产量提升,整个OPEC的石油供给比去年高出了每天68万桶,已经达到了近8年来的最大值。也正是OPEC石油供给达到近8年最大值的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在8月中旬宽幅震荡。
全球石油供求越发不平衡的事实早已清晰地摆到了桌面,沙特和俄罗斯联合为走出这场危机开出的药方能否起效,不得而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