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山东宝雅“二进宫” 蹊跷的襄阳高新区

作者:寇建东 王跃跃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27 22:47:45

摘要: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350亿元、税收25亿元……这本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招商政绩,却仅仅在湖北襄阳高新区的官方网站上停留了不到一周时间,便销声匿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寇建东 实习记者 王跃跃 北京报道


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350亿元、税收25亿元……这本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招商政绩,却仅仅在湖北襄阳高新区的官方网站上停留了不到一周时间,便销声匿迹。

这一有着“美好钱景”的项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是否又是全国范围内大干快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

消失的“要闻”

5月13日,襄阳高新区官网首页“高新要闻”二条位置,以“山东宝雅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落户我区”为题,发布了这一消息。旋即,这一消息被相关媒体广泛转载。根据协议,山东宝雅将在襄阳高新区投资50亿元,征地1387亩,建设年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电动车生产线。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成功的招商引资项目却在襄阳高新区官网新闻列表中被悄然拿掉。

“宝雅项目确实落户襄阳,但是应宝雅方面要求,目前暂不对外宣传。”5月25日,襄阳外宣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项目的具体细节也不对外透露。

作为当事方的山东宝雅的回复如出一辙。一位不愿具名的宝雅销售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近期确实将在襄阳上马一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不过,他也明确收到了不对外宣传的通知。

根据此前的信息,山东宝雅襄阳项目主要生产纯电动汽车Q5高、低速两款车型。项目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占地466亩,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5月整车下线,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20万辆,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税收10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占地921亩,计划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5亿元。整个项目建设期为28个月,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50亿元,税收25亿元。

其中的车型信息,得到了上述宝雅销售负责人的部分证实。该销售负责人表示,作为低速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宝雅在济南、德州、齐河均建有生产基地,之所以“舍近求远”到襄阳建厂,就是看中当地对于低速电动车的解禁政策。

而一位接近宝雅的知情人士透露,宝雅的襄阳工厂未来还将生产高速新能源车。

面对这一有着“美好钱景”的项目,襄阳及宝雅方面为何却遮遮掩掩?

受困资质、资金

事实上,这已是山东宝雅与襄阳方面的二次联姻。

早在2013年年底,山东宝雅便与襄阳高新区就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落户襄阳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为:总投资65亿元,达产后年生产能力为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

然而,3年前的这一项目突然中止。对此,襄阳和宝雅方面均三缄其口。据知情专家透露,当时因为生产资质的问题,宝雅无奈暂停了襄阳项目。

工商资料显示:山东宝雅全称为“山东宝雅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注册资金2.37亿元,注册地址为济南市高新区;经营范围则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整车及零配件的生产、销售。而襄阳宝雅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金3亿元,山东宝雅投资2.1亿元,为最大股东。经营范围同样为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整车及零配件的生产、销售。

显然,襄阳宝雅是为宝雅襄阳高新区项目成立的。但双方却为何如此低调?

“一个是资质问题,另一个可能是资金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2015年6月,《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正式发布,自是年7月10日起,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将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可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

截至目前,按照这一规定,只有北汽新能源与五龙集团旗下的长江汽车取得了“准生”资质。虽然山东宝雅方面曾表示正在申请这一资质,但在官方渠道,尚无确切消息传出。

至于资金方面,山东宝雅可能同样存有问题。

在今年5月与襄阳方面签署总投资50亿元新建新能源整车项目协议前,山东宝雅还曾于去年12月与北汽签署在山东德州投建经济型高速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基地协议。项目总投资60亿元,规划总产能40万辆。

然而,相关资料表明,2015年山东宝雅年销售收入仅1.5853亿元,资产总额3.7629亿元。面对接踵而至的合计总额高达110亿元的两个投资项目,山东宝雅显然力有不逮。

“或许是出于稳妥考虑,襄阳方面对(签约)这件事做了‘冷处理’。”前述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