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供给侧改革的“调结构”之重

作者:刘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2-26 00:31:31

摘要:上周召开的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中国经济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很明显,这些任务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调结构”范畴,说明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调结构”之重

刘波


上周召开的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中国经济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很明显,这些任务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调结构”范畴,说明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

会议还为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下了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一方面实行减税政策,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笼统地看,我们可以把减税理解为“调结构”,把适当增加财政支出与政府投资理解为“稳增长”,双管齐下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和良性发展。

为了“调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些很有新意的具体措施,比如通过促进整合来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这其实是要缓解大量“僵尸企业”存在造成的问题,减少其对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造成的扭曲。又比如,加快提高居民城镇化率,以培育消费市场,化解当前房地产领域存在的库存压力,这既是民生改革也是经济结构改革。但当然,这些措施知易行难,有赖于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

宏观上,我们如何看待当前“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稳增长”的目标是排在“调结构”之前的。但现在我们也许日益迫切地需要建立的认识是,“调结构”更应看做“稳增长”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民众生活改善才是目的,只有接受一段时期的较慢增长,把经济结构理顺了,才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打下牢固的根基。

也许是因为看到很多领域改革的力度不够、进度不快,近期很多人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主张。其实是长期以来的结构性改革呼声的一种变体,只是以另一种名称来表达。主张“供给侧”改革的人,往往会从美国1980年代的“供给学派”、“里根革命”中去寻找思想资源。不过,一方面,中美两国时代背景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可误置,另一方面,“供给学派”在美国经济学界也饱受争议,甚至被曼昆等主流经济学家讥为异端邪说。但无论供给学派在美国的名声、命运如何,中国主张者的着眼点其实不过是一些传统的主张:是通过减税等结构性改革,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的活力,加快企业再投资速度,通过激活微观生产主体来维持和增强经济动力,而不是只走传统的刺激消费这一条老路。这从经济学理论上来看,其实相当于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结合,综合使用不同的宏观调控工具。无论用什么名称,这些主张是合理的。

这是因为,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尽管增长放缓了,国际经济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根本问题和矛盾并没有改变,就是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投资,储蓄率过高,不管从供给侧去考虑还是从需求侧去考虑,其实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把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政府投资转变为居民消费和企业的投资与创新能力。

减税显然是实现这样的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路径。按照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减税未来会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普遍深入的清费立税,把收费透明化、规范化,从而在根本上减轻企业的负担,以税收法治来免除企业经营和投资的后顾之忧。其次是降低一些具体税种的税率。第三是降低社会保险费,把企业和个人承担的各种社保费用统一和精简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确保社会保障水平不降低,如何尽快找到以国有资产充实社保的具体路径,亦有讨论的必要。

但也应该看到,减税只是“调结构”的一种手段。美国里根政府的减税曾颇有成效,但那是在一个已经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中完成的,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含义不仅包括减税,而应当是综合性的市场化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状况。在这方面,政府转型本身是重点,需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目前出现的新问题是地方层面的“惰政”、“懒政”趋势,这既会阻碍转型也会影响各种政策效果的发挥,出路是加快公务员制度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建立起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另一个重点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竞争性和公益性的国有企业进行区分管理,给国有部门瘦身增效,使其从经济增长的负担变成贡献。

当然,在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中,这场转型一定要处理好各种矛盾。首先,结构性调整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减速,包括对“僵尸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实行破产或重整,会对经济增长率和就业造成一定的压力,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对经济适度减速有更高的耐受性,这就需要各种惠民生的社会政策的配合。其次,减税和适度增加财政开支,都必然会加大财政压力,而地方财政形势目前正呈现吃紧状况,这中间的平衡关系如何把握,需要审慎为之。解决之道是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厘清中央地方事权与财力,为地方财政培育广阔和可持续性的税收基础,同时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缓和地方债务压力。

近期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美联储加息必将给国际经济带来动荡,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流出,这对中国吸引外资以及维持海外出口市场都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中国正试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来实现亚洲内陆地区的互联互通,给中国的过剩产能出口创造新市场,对冲TPP和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但这是个长久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