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如何立竿见影
程凯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供给侧了,这是件好事情,但也容易把事情搞复杂了。问题的关键,第一是有什么供给侧措施,第二是哪些措施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前一段时间我在“地平线”专栏《“供给端”到底说的啥?》中,强调的是,供给侧虽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必须和需求端的政策共同发力,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且在美国里根经济学曾经使用过的供给主义的政策,能在今天用在中国经济现状上的只有两条。
第一是大规模减税,减少企业税负,从而激发企业家精神,创造新产品,创造新就业;第二是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进而做到服务型政府,从给企业家创业添乱转变为给企业家创业帮忙。请注意,这里的政府给企业家帮忙,不再是给企业家各种“无理”优惠拉投资,给自己的地盘上再建起几座火电厂,而是给企业家服务,让他们的创造才华在当地得到释放。
关于减税,可以说,在高层提出供给侧这个概念之后,减税的呼声也就随之而来了。
12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强调明年必须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在供给方面,总理特别提出的是“继续运用好结构性减税等手段”……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供给升级的倍增效用,扩大有效供给。
没错,就是减税,最立竿见影的供给侧政策就是减税,而且应该是目标更强、倾向性更强的结构化减税,重点扶持的企业类型也很明白,那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小企业,涉及到中国制造2015年的高端制造业升级项目,以及互联网+。
供给侧的提出其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供给主义提倡减税,那么各种减税的办法突然之间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12月的头几个交易日里,股市中一直很低调的地产板块全线爆发,连万科这样的大块头也连着拉涨停,而地产股狂欢的背后,则是大家对“住房按揭贷款将抵扣税款”的预期。按照个税改革的要求,未来个税的计税方式将在合理确定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的基础上,适时增加赡养老人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等专项扣除项目。所以,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虽然“完善税前扣除,具体如何增加、何时增加哪些项目仍需要很长时间来确定”,但是供给侧改革的提出,的确给这些政策最终落地时间大幅提前做了背书。
对于供给侧改革来说,减税当然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其实也不能报以过大的预期,如果地方政府的财政都开不了锅了,你叫他怎么减?所以就像我之前一再说的,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要配合,货币政策也要跟得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住房按揭贷款将抵扣税款”这件事虽然存在大量的公平性争议,但是它同时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发力的效果值得期待,按揭贷款利息抵税,首先是减税,这是针对供给侧的,同时是刺激房地产投资,这是针对投资需求端的。和一般的个税减免不同,减个税的效果,不一定带来消费需求的增长,更不会大幅带来投资需求的增加,但是房贷利息抵个税,真正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除了降低税负,在供给端发力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政府公务员系统的服务意识,真正为创业企业服务,而不是当官或者拉投资。
经济学家黄亦平最近提到过一个例子,说是碰到一个武汉人在深圳创业,为什么到深圳?第一是深圳政府真的会为他们提供服务,“你能想象我晚上10点钟给政府官员打电话,他会接电话,会真的帮我解决问题”;第二,是金融服务渠道非常多,创新需要特定融资渠道,有的要贷款、有的要天使基金、有的要上新三板,在深圳什么都有;第三,他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业的人待在了一起。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