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9月访美 中美:寻找共识才可能殊途同归

作者:黄日涵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15 01:35:56

摘要: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9月访美,目前中美双方都在积极准备中。有评论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重要性将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访美。这也是自2013年美国加州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瀛台夜话之后,习奥的再一次历史性会晤。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9月访美 中美:寻找共识才可能殊途同归

习近平主席将于今年9月访美,目前中美双方都在积极准备中。有评论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重要性将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访美。这也是自2013年美国加州庄园会晤、2014年北京瀛台夜话之后,习奥的再一次历史性会晤。笔者认为,中美能否通过此次会晤重新审视对方的实力和合作层次,寻找到更多共识,将对未来两国关系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关系新走向

    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喊出改变美国的口号,如今两个任期即将结束。政治上,奥巴马收拾了小布什时期的烂摊子,从阿富汗、伊拉克撤军,关闭关塔那摩军事基地,还恢复了和古巴的外交关系。经济上,在经历了次贷危机的重创后,奥巴马带领美国经济艰难复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美国劳工部7月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非农部门6月份新增就业岗位22.3万个,失业率从上月的5.5%降至5.3%,整体上美国经济保持了不错的发展,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可能将在9月进行加息。可以说,奥巴马任期内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环顾中国,自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外交上积极有为,内政上井井有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亚投行有条不紊地推进,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将从经济上影响世界,也正从软实力上影响世界。这些做法都被美国视为中方改变国际规则的大胆尝试,给美国战略界带来极大的压力;也就使得美国一部分政客急于采取强硬的应对措施,以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两国一直都扮演“利益攸关方”的角色,然而随着两国实力的日益接近,中美两国似乎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在加强。率先挑动美国学界、战略界神经的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沈大伟教授,他在3月的《华尔街日报》再提“中国崩溃论”,随后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在今年的4月发布了题为《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的特别报告,这份报告认为中美战略竞争远超合作的局面已成“新常态”。随后,5月份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认为中美关系处在“临界点”,这一系列声音让人们不得不开始担心中美关系的走向。与此同时,今年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网络空间问题上也在不断角力,美方不断炒作中国南海造岛以及中国黑客入侵美国世界,美国国务院甚至叫嚣要对中国进行网络空间的报复行为。

    一时间,中美关系似乎山雨欲来。世界舆论都在聚焦中美关系的走向,加上美国又临近大选,按照以往的传统,大选期间,美国政客为了选票的需要都会对中国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加上美国战略界正处在“新老交替”阶段,对华有深厚感情的老一辈正逐渐被新一代学者取代,新生代学者普遍为国际关系科班出身,虽然擅长理论,但对中国的感情和认知较少,因此往往对华态度较为强硬。

管控分歧才能稳定世界

    中美和则世界稳。虽然目前看起来中美关系氛围似乎相比去年不大理想,各项指标听起来也好像离兰普顿教授所说的“临界点”越来越近,但笔者依然充分相信中美管控分歧的能力,认为不应过分夸大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面和消极面,而忽视中美双方广大的共同利益。

    不管从传统安全角度还是非传统安全角度,中美两国都还远未到摊牌的时刻,两国战略界也应该清醒认识两国关系的现状,防止中美关系“失控”。近半年来,中美之间的“噪音”不断,所以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各方寄予众望,本次出访也无疑将成为中美关系稳定的重要风向标。

    毋庸置疑,中美关系中确实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地区事务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等,但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发展的压舱石。自两国建交以来,中美双边经贸保持了相当高的稳定性。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美贸易额就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2014年前三个季度,双边货物贸易额度就达到4045亿美元,年底更是突破了5200亿美元。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对美国经济复苏意味着巨大的机遇。由此可以看出,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对于两国之间管控分歧具有突出意义,两国关系的稳定,经贸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的中美在南海、人民币汇率、网络空间上存在一些分歧,除此之外,由于地区局势的变化,接下来的中美关系也将可能在“东海”“台海”“南海”等三海问题上面临新的博弈,这些热点问题有可能成为横亘在中美之间的一道“坎”。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为当今世界经济最富创造力和驱动力的地区,亚太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与此同时,亚太区域又是中美利益交汇最为集中的地方,中美两个大国在亚太区域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接接触。因而,中美关系的稳定对亚太地区的国家而言是举足轻重的。

增进互信是治本良方

    奥巴马上任之初,就将战略布局的目标瞄准中国。奥巴马任内的对华关系也是焦虑感剧增,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美两国实力的缩小,美国产生巨大的不安感。美国在军事上不断强化与亚太同盟之间的合作,通过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连横合纵遏制中国;在经济上努力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用以在经济上制衡中国;2015年对于奥巴马而言,已经是任期的最后时刻,奥巴马必定寻求在中美关系方面留下历史遗产。

    而要达成中美之间更多的合作,增信释疑,挖掘、拓展合作领域是重要手段,这也将成为本次习近平访美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美两国高层的交流将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彼此信任,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相互尊重,避免战略误判。

    另外,随着美国大选的不断推进,中美关系又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由于双方对于彼此的诚意和努力都存有疑虑,中国一直担心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以及遏制,而美国则担心中国将美国逐出亚太。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美国不仅公开支持日本、菲律宾等国,还强化了与这些国家的军事关系;在台湾地区大选上,美国的态度也变得较为暧昧。为了应对美国方面施加的压力,中国也加强了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习近平主席在今年多次赴俄罗斯出席活动,加强在多层次领域的深度合作,亚太区域似乎形成了美日与中俄之间的博弈局面。

    笔者认为,要增进两国之间的互信,就需要找寻中美两国之间更多的共识。传统意义上,我们经常强调中美之间在“利益”上要找到共识,而往往忽视要追寻“共同的价值观”。人们都认为中美之间的矛盾根源在于两国实力的不断趋近。而进入2015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中国经济则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增速放缓。实力差距的维持,有利于缓解美国的不安感。但另一方面,环顾世界局势就不难发现,今年ISIS发展势头迅猛,在许多地区热点问题,以及维护非传统安全领域,美国都需要中国的支持,这上升到一个高度来说,实际上是中美两国的“共同价值观”——都希望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和平与发展,共同维持世界的稳定。

    此外,中美高层、学术界、民间都需要加强互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人心相通。只有不断加强中美各界的交流,才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减少战略误判。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阎学通教授领衔的团队研究表明,中美之间互动多的时候,两国关系向好,反之则趋坏。

    本次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各方也很关心能否达成中美之间的第四份联合公报。如果能达成第四份联合公报,不仅可以顺应两国学术圈多年的呼吁,而且也将为奥巴马留下一笔重要的政治遗产,这份联合公报的签署也将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中美关系进行整体的设计规划。中美之间目前的三个公报已经过去30多年,中美关系的实力对比以及合作的层次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亟须一份新的公报来为今后的中美关系定调。2016年美国将实现领导人更替,新任的领导人将会采取怎样的对华政策,目前尚未可知,但只要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能够与奥巴马之间以公报的形式达成一定的“共识”,今后的中美关系将有一份新的依托。中美和则世界兴,斗则两伤,唯有两国共同认识到这一问题,两国关系才能殊途同归,而不至于分道扬镳。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