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多轮刺激政策难挽颓势 辽宁救楼市“总动员”

作者:董映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6-24 22:18:15

摘要:尽管救市已进行了好几轮,但辽宁楼市依然萎靡不振。

多轮刺激政策难挽颓势 辽宁救楼市“总动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董映颉 北京报道

    尽管救市已进行了好几轮,但辽宁楼市依然萎靡不振。

    日前,辽宁省政府再度出手刺激楼市。该省于6月18日出台了五条房地产新政(下称“辽5条”),内容包括扩大需求、稳定供应、合理控制房地产开发节奏、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等。

    值得关注的是,辽宁省政府特别指出,将对当地房地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在政府文件中,用这样的字眼进行强调确实不多见,这足以说明辽宁救楼市的决心。” 全国一大型房企北方区域营销总监刘劲(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救不起来的楼市

     最近几年,辽宁陷入到楼市疲弱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而经济下滑反过来令楼市更为疲弱的“恶性循环”中。

    “按照今年4月份李克强总理的明确要求,到今年年底,辽宁必须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完成,房地产市场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为此,辽宁立下‘军令状’,今年内房地产市场要有所改观。”刘劲说。

    实际上,此次出台的“辽5条”距离上一次辽宁出手刺激楼市仅仅两个月。

    今年4月8日,辽宁省政府发布九项举措稳定住房需求(下称“辽9条”),并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调整到20%,同时又将贷款额度最高上调到了80万元。

    “辽9条出台后,辽宁楼市在成交上出现了局部回升,加之今年4、5月份全国楼市整体回暖,该省部分城市的一些项目也出现‘热销’,但与其他地方的红五月相比,辽宁大部分城市的成交数据仍然不理想。”刘劲如是说。

    以省会城市沈阳为例,当地官方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沈阳商品房成交面积为114.6万平米,环比下降12.74%,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04.4万平米,环比下降10.14%。

    为此,多数大开发企业已放慢投资步伐,并对已有项目规划进行调整。

    “目前沈阳、大连、营口等地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停工现象。很多开发商怕盖了房卖不出去,就先进行认购。认购情况好就动工,如果认购情况不好就停工。” 辽宁一位本土开发商告诉记者。

    成交低迷、投资放缓无疑令当地政府“头疼”,而天量库存则是辽宁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据公开数据,沈阳目前有2796.6万平米房屋待售,大连则有1500万平米库存压顶;营口市在2012年的潜在供应曾达到1362.67万平米,近两年尽管新建楼盘较少,但成交一直低迷;阜新市截至5月25日,有57084套处于待售状态。

     “一方面沈阳房地产整体开发体量大,开发商手中土地储备较多,商品房库存较高;另一方面,目前沈阳自有住房群体比例达80%左右,楼市整体需求较弱。”辽宁当地一位业内人士称。

房地产投资增速剧降

    受经济减速换档等因素影响,以及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均衡的制约,从2013年起,东北三省GDP增速回落明显。作为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较高的省份,辽宁省首当其冲。

    房地产的冲击让辽宁雪上加霜。2014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44万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301.3亿元,下降17.8%。

    国家统计局数据则显示,今年1-4月,辽宁省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降至-25.6%。

    “虽然从今年3月份至今,中央及辽宁当地多次出台刺激政策,然而,房地产市场开发过度、人口外流和人口老化却导致辽宁楼市成交疲弱、市场预期继续下行等一系列问题。”业内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受土地财政和四万亿政策拉动,辽宁在2008年之后的3年投资旺盛,各地纷纷投建开发区,但近两年开发区住宅入住率极低,不少楼盘空置。”刘劲告诉记者。

      据媒体报道,辽宁某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曾表示,开发区土地多,卖地收入在此前十数年间节节攀升,但相应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也投资巨大,土地财政模式日益艰难。

     “近两年,辽宁省每年只有20万人的净流入量,这一数据与五年前相比,几乎少了一半。同时年轻人口外流的情况还在加剧。”上述辽宁当地业内人士分析。

    据这位人士分析,这与辽宁的经济结构有关,由于辽宁重工业多,其他产业相对较弱,在重工业成品没有销路的市场环境下,居民收入涨幅较小,造成人口外流,楼市购买需求相应较弱。

    “以目前的供应量来说,辽宁楼市未来将有较长一段时间仍以去库存为主,短期内楼市难以回暖。”上述辽宁本土开发商表示,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下,政府部门只有通过调节需求、控制土地供应节奏等方式逐步调整市场,同时配合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引进人才,当地房地产市场才有望逐渐恢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