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基金业绩没有那么不堪

作者:林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16 10:25:00

摘要:基金业绩没有那么不堪

近年来普通人越来越关心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投资理财成为生活中必须考虑的重要主题。我们看到部分人选择房产,部分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还有不少人投资黄金。前几年盛行的证券基金却由于国内股市的不景气受到投资者的冷落。那么国内基金的业绩真是如此不堪吗?

从历史上看,投资于证券基金究竟能够获得怎么样的收益呢?

简单对比一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与上证50指数(因为上证50ETF是散户在二级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的证券品种,并且趋势与A股总体趋势几乎一致)近5年的收益情况从3年以上的较长投资期限来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表现明显优于上证50指数。以5年的投资期为例,90%以上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跑赢上证50,平均收益率高于上证50约20%。但从2年内的短期看,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表现要逊于上证50指数,然而2013年一季度基金的整体业绩却又远好于上证50。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基金短期业绩存在波动性,可能会跑输指数,但长期的业绩仍然战胜指数,尽管历史数据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表现。

现实中投资者往往会纠结于近年来基金的投资回报总是为负,不及银行存款。这就需要投资者摆正预期。权益类产品属于高风险类投资,股票基金亦属此类,银行存款回报自然不可成为其比较基准。然而在投资者资产组合配置中,权益类资产仍是重要组成部分,当投资者选择投资股票资产时,是被动地选择指数还是选择申购开放型的股票基金呢?从数据可以看出,至少历史上选择基金的长期回报要高于指数。这也许正体现了基金专家投资的优势,也与近年内国内众多学术著作认为基金经理拥有信息优势的结论一致。

随着国内股市在经济基本面转好的带动下慢慢复苏,权益类投资必将再次引起投资者的关注,那时是选择自己亲自上阵,还是交由专家型选手操盘?也许上述的简单分析可以提供一个参考。

 

本文版权归CM华夏理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