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工厂启动 捷豹路虎国产化开闸
华夏时报记者 金雪 常熟报道
正在迅速成长的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10月20日,奇瑞捷豹路虎宣布,其总投资109亿元、一期产能规划13万辆的常熟整车工厂正式投产,其首款国产车型路虎揽胜极光也正式下线,并将于明年上市。这意味着,来自英国的两大豪华品牌捷豹和路虎在中国真正迈开了国产步伐。
“这是捷豹路虎品牌第一次在英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生产车型。”投产仪式现场,奇瑞捷豹路虎总裁百润兴奋而激动,在他看来,这一天无论对于捷豹路虎、奇瑞,以及合资公司而言,都将成为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国产助力
中国市场对于捷豹路虎而言,愈加关键。2005年,中国销量在捷豹路虎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均不足1%。而在2013年,这一数字已至22.4%。这意味着,捷豹路虎在全球范围内每卖出5辆汽车,至少有1辆销往中国。
如何深挖关键战略市场?如何用好中国市场这块风水宝地?捷豹路虎给出的答案是:国产加本土化。捷豹路虎在华首家整车工厂和首款国产车型接连启动,无疑是捷豹路虎中国战略的关键一步。
“世界顶级”、“国际一流”,在投产仪式现场,包括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捷豹路虎中国总裁高博在内的奇瑞捷豹路虎双方高层多次用此类词语形容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的先进程度。“以焊装车间为例,306个高级自适应技术机器人,85%自动化处理,100%自动化胶合,90%自动化零件装卸。”在参观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的焊装车间时,一位常熟工厂的技术讲解人员如是介绍。
在百润看来,具有集成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及标准的质量管控中心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是保留高水平产品品质的基本前提。而在现阶段奇瑞捷豹路虎的规划中,保证品质远比冲击销量更重要。“我们没有设定销量目标,目前为止,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英伦产品基因的最大发挥,如何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百润说。
国产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奇瑞捷豹路虎亦重视本地化生产。“到今年年底会有2500名员工在合资企业的常熟生产基地工作,并且其中99%以上的员工将是中国本土员工。”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表示,本地化生产是降低生产成本和单车售价的有效途径。而在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达到同一品质水平线上的同时,更低的国产车型价格将为合资公司在中国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
稳步推进
自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捷豹路虎在华销量连年攀升。2005年,进入中国两年后的捷豹路虎全年销量仅为2055辆,但到2010年,捷豹路虎年销量已达到26114辆。及至2013年,捷豹路虎全年在华销量9.5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三成。进入2014年,这一增长态势更为迅猛——今年前三季度,捷豹路虎在华累计销量达到92265辆,同比增长38.7%,这一数字几乎接近2013年捷豹路虎在华全年销量。
尽管现阶段未设目标,但随着国产车型的加入,捷豹路虎无疑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速。
在奇瑞捷豹路虎的规划中,除了生产捷豹和路虎品牌旗下的部分产品外,奇瑞捷豹路虎公司还将推出全新的合资自主品牌和产品。“奇瑞捷豹路虎的合资自主品牌是合资项目成立之初就已经规划的,产品目前已经开始进入开发流程。”尹同跃透露。
包括首款国产车型路虎揽胜极光在内,奇瑞捷豹路虎到2016年将有三款车型推入市场。“第二款车型已经确定是一款路虎品牌车型,第三款车型目前还不便透露更多信息。”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朱国华表示。而业内此前推测,路虎发现运动版及捷豹XF很有可能成为后续国产车型。
随着国产化进入到最后关键时刻,奇瑞捷豹路虎的经销商渠道建设方面亦进入加速阶段。“截至目前我们已经选定了243家经销商,主要是对原有的捷豹路虎进口经销商网络重新评估和筛选,给予部分经销商销售合资产品的资质和权限。”朱国华介绍。
与此同时,奇瑞捷豹路虎中长期规划也逐渐明晰——在未来,奇瑞捷豹路虎的产品规划中,或将以每6个月推出一款车型的速度,在未来5年内实现十款车型投放。“保守估计,在未来5年之间,国产车型所占销售比例将达到40%至50%。”施韦德透露。
可以预见的是,在重要地位越来越明确的中国市场中,实现国产也将为奇瑞和捷豹路虎未来的发展孕育更多可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