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渐入佳境
摘要:“同比增长高达117%。”2014年成都车展英菲尼迪发布会刚刚开始,英菲尼迪中国区总经理戴雷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前7个月英菲尼迪持续飙升的销量业绩。
华夏时报记者 金雪 成都报道
“同比增长高达117%。”2014年成都车展英菲尼迪发布会刚刚开始,英菲尼迪中国区总经理戴雷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前7个月英菲尼迪持续飙升的销量业绩。这一数字也为2013年英菲尼迪实现50%同比增长之时,业内最为担心“增长势头能否保持”的疑虑做出的最佳回答。
巧合的是,2013年成都车展,是从宝马转战英菲尼迪,完成豪华车第一梯队到第二梯队角色转换的戴雷的第一次公开亮相。而这份成绩单同样预示着,在豪华车市场激烈厮杀中取得的高增长,为“戴雷时代”开了个红火的头。
不过,对于英菲尼迪而言,2014年下半年才是真正“重头戏”的开始。
刚刚结束的2014年成都车展上,英菲尼迪首款国产车型英菲尼迪Q50L和紧凑级SUV英菲尼迪ESQ全球首发亮相。而将作为英菲尼迪国产先行军的Q50L推至台前,则标志着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今年四季度,国产化项目将于襄阳落地,英菲尼迪Q50L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市,第二款国产车型QX50L也将于明年年初正式推入市场。”8月29日,戴雷宣布了国产化事宜的最新进展。
对于国产销售渠道,英菲尼迪全球CEO约翰·德·尼琛此前表态称,“我们会保持单一的销售渠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英菲尼迪品牌在市场上的统一性。”而在现阶段,伴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最后时刻来临,事态也有了进一步进展。
“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最有利于英菲尼迪发展的双赢模式,但现在还没有到适合公布的时间节点。”尽管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但戴雷的话中意味着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所涉及的销售模式等细节方案已逐一落实。
国产项目进入关键时刻的同时,英菲尼迪在中国也将开始全面提速。据了解,2014年英菲尼迪将向中国市场投放6款车型,包括英菲尼迪QX60混合动力版、QX70运动限量版、QX80,以及年底将国产的长轴距版英菲尼迪Q50(Q50L)和长轴距版英菲尼迪QX50(QX50L)。
不仅如此,英菲尼迪正在拓宽产品线方面做出更多尝试,本届成都车展亮相的紧凑型SUV英菲尼迪ESQ就是其一。作为英菲尼迪产品在中国第一次试水小型SUV车型,ESQ对英菲尼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之前,英菲尼迪宣布从2014款年型车起将采用全新产品命名体系,以字母“Q”作为其轿车、轿跑车和敞篷车型系列的命名前缀;以字母“QX”作为其SUV车型的命名前缀,在Q或QX之后再以一个两位数字来标示车型的级别。而在戴雷看来,这样的命名体系是英菲尼迪进入全新“Q时代”的标志。
不过,在英菲尼迪以Q命名的一系列车型中,虽然也带着相同的字母,但ESQ的命名方式还是显得颇为另类。而这也正是英菲尼迪产品计划中设定的产品定位的一部分。“英菲尼迪在中国的产品矩阵中,ESQ车型将是一款个性、小众车型,目标消费人群是年轻心态的高端消费者。”英菲尼迪中国市场营销及公关总监刘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而随着更多新车型加入英菲尼迪在华产品阵营,英菲尼迪在华市场表现也将继续走高。
2013年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17108辆,同比增长54%。进入2014年,这一增长势头继续飙升,2014年1至7月,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售出16254辆,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14%。
不过,作为英菲尼迪中国的掌舵手,戴雷想要的显然更多。“英菲尼迪要进入主流豪华汽车品牌俱乐部,在品牌影响力上比肩3个德系品牌。”2013年成都车展,看上去并不是急性子的戴雷,在出任英菲尼迪中国区总经理的第一次公开表态,就给自己设立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
尽管与月均销量动辄数万辆的德系豪华车三强而言,月均2000余辆的英菲尼迪仍有很大差距。不过,高增长态势跑赢大盘的英菲尼迪,正在一步一步缩小这一差距——今年前7个月,奥迪、宝马(含Mini)、奔驰(含Smart)在华销量分别为226748辆、213372辆和127349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9%、16.7%和3.2%,而英菲尼迪同期增长幅度高达117%。
在国产项目即将完成及新一轮产品发力期的同时,英菲尼迪在华渠道也将进一步扩建,“预计到今年年底,英菲尼迪在中国的经销商数量将超过80家。并且,未来英菲尼迪的经销商渠道中,每年都要新增25到30家经销商。”
对于正在一路高歌猛进的英菲尼迪,即将到来的国产化项目显然将成为其另一把冲量利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