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国务院督查组的新使命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27 14:29:00

摘要:国务院近日派出8个督查组就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国务院督查组的新使命

  7月26日晚上,《新闻联播》第三条,让我们知道了这样的消息,“国务院近日派出8个督查组分赴中央27个部门单位和16个省区市,就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

  根据之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同比上升7.5%,出现了三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回升,同比上升7.5%,不仅高于上个季度的7.4%,也为全年完成年初政府制定的7.5%左右的目标扳回了一局。

  从7.4%到7.5%,这是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以及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的背景之下完成的,究其原因,不管你怎么理解,至少现在决策者的认识很清楚,定向的“微刺激”起效了。

  增长到底是怎么稳住的?

  用新闻联播这条国务院督查组新闻的原话说,那就是“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今年政府‘微刺激’的资金投向主要是铁路公路、农田水利、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本次国务院督查的一大重点就是这些投资措施的落实情况。”

  《新闻联播》从来都是政策的风向标,如果说,市场对宏观调控还有什么不一样的争论和怀疑的话,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期待的话,7月26日《新闻联播》的前几条,绝对是一个以正视听的报道。

  当天联播的第一条,叫做“中国经济新亮点——投资定向发力 惠民生 稳经济”。在这条新闻里,定向刺激的主力被明确认定了在铁路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上。

  “中国铁路总公司最新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3亿元,同比增长51%……预计今年全国新增铁路里程7100公里,铁路建设总投资8000亿元。上半年,GDP增速超10%的五个省份中,西部占了四席,青海、新疆、重庆、贵州都是西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

  “今年全国棚户区改造进一步提速,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7%……今年1-6月,全国已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360万套,完成投资5100亿元。今年我国要实现47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假如建安成本为2000元/平方米,这样就至少可以拉动4700亿元以上的投资。”

  什么样的投资才是“微刺激”?什么样的刺激是不该有的,什么样的刺激又是有所为的呢?

  “不撒胡椒面,不一哄而上,更没有投向产能过剩和高污染的重工业,而是有遴选、有重点、清欠账、补短板,在国民经济发展关键领域的薄弱环节发力。投资定位更准确,目标更明确,就像针灸一样精准点穴,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使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更能改善民生,找到让民众实实在在受益的投资模式。”

  由此,如果国务院认定了“微刺激”的作用,自然会在下半年将“微刺激”进行到底。如果说,中央巡视组的工作是打击官员腐败,那么,国务院这8个督查组的工作就是防止官员不作为。

  “微刺激”的关键,就是要在投资上有所不为,又有所为。上投资蛮干不行,撒胡椒面不行,但是消极怠工,无所作为更不行。这就是国务院8只督查组的新使命。

  由此,如果国务院认定了“微刺激”节奏把握得好就可以稳住增长,我们对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应该有一个更稳定的预期。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首先,都必须是有所作为的,而不是消极怠工的,其次,财政和货币,都不能是撒胡椒面的,而应该是定向的、精准的、适度的。

  在财政政策上我们更容易理解一点,毕竟政府主导的“微刺激”项目,正好都是财政支出指向的大项目,地方政府在稳增长和“微刺激”上该花的钱就得花。

  这和今年5月28日财政部网站上挂出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精神是一致的。

  当时财政部就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部分支出进度较慢、预算资金大量结转、国库存款沉淀较多等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

  从后来的月度数据来看,财政部这个《通知》的精神是得到了贯彻的,但是在今年下半年会不会有反复还不好说。

  当时《通知》就强调了要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健全考核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对于预算执行不力的本级部门和下一级地区,应采取通报、调研或约谈等方式,提出加快预算执行的建议,推动有关部门或地区查找原因并改进工作”。相信这种问责条款,也将是最新的这8只国务院督查组展开工作的依据之一。

  而至于货币政策,现在看起来已经操作过的就是定向降准,和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在千方百计地既给“微刺激”项目定向放水,又在防止放水过多流到了本来就洪水泛滥的领域中去。

  最新的货币政策的典型案例,就是央行对国开行的定向放水。国开行从央行获得了一个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国开行是支持棚改的主力,对于央行来说这相当于定向降准,对于国开行来说这等于获得了定向的低成本融资支持棚改项目。

  PSL完全是一个定向实施的工具,如果这样的工具才刚刚开始被使用,那只能说这是定向降准的再度启动或者是定向方式的创新,在这种情况之下,短期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当然大大减小,更不用提降息了。

  全面降准或者降息,都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是从目前中央政府对微刺激和定向降准的信心满满的实际情况来看,可能性确实小之又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