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完美转身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雪 北京报道
几乎每一场国际车展上,奇瑞都会与丰田遥相对望;而直面一度稳居全球销量桂冠的丰田,也将奇瑞的野心显露无遗。不满足于现状的奇瑞,继2013年宣布大刀阔斧进入战略转型之后,时隔一年,转型道路上的奇瑞汽车再次向前迈了一大步。而与此前从品牌到产品矩阵的大规模调整和重置的转型形式相比,如今奇瑞汽车正在开启的新一轮转型更加深入骨髓。
2014年北京车展上,奇瑞汽车基于转型后全新的研发体系两款概念车——A级车conceptα与SUV车型conceptβ推至台前。“在奇瑞汽车的规划中,这两款概念车最终将落实在产品上(量产),并且会打造成拳头产品,但目前还不能透露(量产)时间节点。”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研发总院院长陈安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尽管暂未宣布量产时间,但单单从整车设计角度来看,足以让业界眼前一亮——两款概念车的大胆和创新的造型设计理念,完全颠覆奇瑞汽车一贯的中规中矩的造型风格。
这样的颠覆,正来自于前通用设计师JamesHope、前保时捷设计师HakanSaracoglu领导的奇瑞汽车设计团队。“在车身比例、品牌设计、设计语言、工艺制造中,每个部分都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比如conceptα的前脸就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廊桥元素,进气格栅则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元素,而水流车身外形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五行’之一的水元素。”JamesHope如是介绍。
这样的设计理念所孕育的精神和内涵,被奇瑞命名为“CheryDesign”(奇瑞设计)的同时,也正为奇瑞汽车找到一条新路。在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黄华琼看来,真正的转型应当是形神兼备,而这也将成为奇瑞未来的车型设计趋势。
在此之前的2013年4月16日,奇瑞发布新标识并正式宣布将启动战略转型,“回归一个奇瑞”。是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将奇瑞转型的第一刀落在了产品矩阵上。“由20余款车型精简到11-12款车型,其余产品逐步淡出市场。”
事实上,产品矩阵缩减之前,奇瑞已悄然将变革之手伸向研发环节——踏入转型道路之后,奇瑞汽车在2013年陆续推出的三款全新车型艾瑞泽7、奇瑞E3及瑞虎5全部出自奇瑞正向研发流程体系打造的iAuto平台。
紧随其后,奇瑞亦对品牌和企业结构进行进一步梳理。2013年11月开始,奇瑞逐步将原奇瑞汽车旗下诸多项目梳理归一。与此同时,销售渠道方面,原销售大区的数量大幅缩减,大区自主权高度增强,而原奇瑞汽车销售公司也转型为营销公司,以品牌为主导。
而今,奇瑞更进一步将转型和革新的铁锤落在了整车设计环节,在奇瑞未来汽车设计理念上做了深度调整。在陈安宁看来,这一系列连贯有序的深度调整,直击奇瑞战略转型核心——“我们为什么要转型?是为了突破。”
于是,如何突破,怎样突破,突破哪里变成了奇瑞当初谋求转型再三深思和探讨的关键问题。
基于此,奇瑞开始调整节奏,从产品矩阵到人事、渠道架构,从品牌管理到企业结构,从研发体系到产品设计,上演了一幕幕大刀阔斧的改变和革新。而从本届北京车展上奇瑞的展出阵容不难发现,产品矩阵缩减后的主力产品阵容正在凝聚——艾瑞泽7、瑞虎5、奇瑞E3、风云2运动版以及2014年奇瑞的重量级战略车型——将于5月正式上市的新瑞虎3。“对于奇瑞的战略转型,正向开发体系,技术、品质、品牌缺一不可。”陈安宁说。
而这一次,奇瑞不只是在做减法,而是在做真正的改变,由内而外的改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