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观点:防止房地产市场“癌变”冲击经济

作者:陈志龙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14-04-16 14:52:00

摘要:“房地产,特别是高级房地产,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档房地产能不能保证卖掉呢?你不能把这个风险都加在银行身上,我只是提出一个预测,也不是警告,要小心一点”

观点:防止房地产市场“癌变”冲击经济

  近日重读《朱镕基讲话实录》,重温朱镕基总理离任前关于经济工作许多精僻的谈话,特别是关于产能过剩和房地产调控,许多话如黄钟大吕,震聋发馈。

  ——我们的钢铁工业是靠“人海战术”搞上去的,发展得这么快,但品种问题解决不了,汽车钢板生产不了,好多不锈钢生产不了……大量的钢材消耗到什么地方呢?盖房子。外国人来看说简直不得了(到处是房子)现在投资的增长60%靠房地产,房地产的推动能力很大,建筑材料工业、钢铁工业都上去了,但将来如果没有这样的拉动力怎么办?难以为继啊!

  ——我们一定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如果拼命加大投资的强度和力度,拉动的后果是难以设想的,会背上很多包袱。最后没有这么大的拉动力量,经济发展速度一掉下来,马上就会乱套……楼市经济是靠不住的,我也不是说问题很大,我就是说,某些城市----我没说全部城市,它的房地产有一点热,不是“过热”,是有一点热,现在就应引起注意……房地产,特别是高级房地产,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档房地产能不能保证卖掉呢?你不能把这个风险都加在银行身上,我只是提出一个预测,也不是警告,要小心一点!

  2002年底,朱镕基总理离任前多次强调在大好形势下一定要看到问题,不要被冲昏头脑。“我预料(国内生产总值)全年会超过8%—我不希望超过8%,这个形势太好了,我有恐高症,我就是怕太高了,太高将来怎么办?你能维持8%吗?或甚至于更高。”

  他直言不讳地说,“楼市经济是靠不住的。”“房地产,特别是高级房地产,尤其是在大城市的高档房地产能不能保证卖掉呢?你不能把这个风险都加在银行身上,我只是提出一个预测,也不是警告,要小心一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个“黄金十年”过去了。重温这席话,许多都在被应验——“投资的过分拉动,实际就是拉动一些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和不够质量标准的生产与建设,这是很危险的。”过去三年间,钢铁行业饱尝产能过剩之苦,几大钢厂亏损以千亿计,而此前市长为上钢铁项目“跑部吻增长”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钢铁行业全面过剩只是中国式产能过剩的一面棱镜。另一种更具灾难性的过剩——房地产过剩已经在频频叩门。在2002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直言不讳地说,房地产资金70%都是银行贷款,这里面的风险很大。“房地产业里面的弊端大得不得了,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房地产失控的苦果已经显现,过度开发,见缝插针“栽房子”,形成大量空置,鬼屋和鬼城到处都是,资源的浪费和错配严重。房地产的资产泡沫加剧金融风险,泡沫破灭后,金融系统首先受到冲击,最终政府要以更昂贵的代价来处理化解风险,解决难度非常大。

  从财政来看,去年,地方有近4成的财政收入来自房地产,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一旦失速,将对财政收入形成巨大压力,许多地方面临揭不开锅、开不了门的问题。而在社会治理和政府方面,地方政府对土财政形成路径依赖后,征地拆迁招致民怨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过度倚重房地产开发,必然对民生事业产生挤出效应,加大贫富分化。环境、生态、永续发展指标被忽略或者牺牲,房地产畸形发展还是腐败案件高发的源头。对中国经济曾产生过巨大作用的房地产业已经进入了误区。

  一位作家说过,深刻影响现实的,是离现实最近的历史。发达经济体房地产泡沫破灭是一面镜子,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中国的镜鉴意义在于,“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十年涨了十倍的中国的房地产,不是没有泡沫,而正处于一场超级泡沫的前夜,没有买家的格局已大面积出现,系统性风险日益深化。

  这时如果政策暧昧,放纵并任由泡沫膨化,市场各派因利益见风使舵,相互拉锯,必将加大非理性亢奋和波动,不断延缓拉长调整的时间,使得市场健康的因素日益式微,这从根本上难以阻止泡沫最终破灭的宿命。

  所幸,现在的决策者是清醒的。政策如果因利益挟裹而投鼠忌器,首鼠两端,持续摇摆,市场反复,其结局将十分可怕,就象一架出故障的飞机——滑出跑道、加速、拉升、向下俯冲、再拉升、跃上同温层,最后坠落。历经艰难调控和复杂博弈后的房地产市场,如果走向这样一条宿命的不归路,那必将重创中国经济。

  房地产深度地绑架并附着于中国的经济体系,成为主动脉血管上的胶质瘤和血管内壁厚厚的脂肪层,使得整个经济体日益臃肿而病态,流动性风险一触即发,如何安全地除瘤,防止恶性癌变,需要大智慧和超乎寻常的技巧,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历史的担当。扭曲的经济纠正过程非常痛苦,但如果一再拖延,更大的扭曲则难以估量。

  (陈志龙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