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改革将惠及基层公务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公务员考试刚见降温,“基层公务员也可享受处级待遇”的消息又甚嚣尘上。
3月26日,有消息称,国家有关部门正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一旦实施,公务员挤破头也要争当领导的局面将得以改善。换句话讲,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
“长久以来,我国公务员体系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公务员发展空间有限,千军万马都要走竞争行政职务这一条道,但能当上领导的仅是小部分,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熬到退休也还是个科员,对应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3月27日,一位接近人社部的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务员分类改革一旦实施,不光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公务员进行管理,还可以解决基层公务员的待遇问题,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记者采访获悉,以上两个《办法》在征求意见后都已经进入后期修改阶段,不出意外,公务员分类改革年内或将全面实施。
多地试水分类改革
在公务员分类改革概念提出了8年之后,终将全面启动。
2006年1月实施的《公务员法》明确将分类管理确立为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这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制度。
其中,行政执法类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专业技术类则是机关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职位;综合管理类是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决策、组织及机关内部管理等工作,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
当年8月,深圳市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在公安系统率先实施了专业化改革,建立相对独立的职务序列、薪酬体系和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分类管理。2010年,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深圳市作为惟一试点,全面启动了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其中,69%的公务员被划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建立与行政职务级别脱钩的独立职务序列。
“单从深圳试点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改革的概念和框架都有了,即将全面推开的公务员分类改革则是基于以上试点得出的经验和结论。”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从近期密集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公务员分类改革有明显的提速迹象。
2013年6月,国家公务员局召集全国十几个省区市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座谈,主题就是公务员分类管理政策设计。时隔5个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随后,2014年1月下旬,中组部、人社部等方面联合召开的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让这项改革初露端倪。紧接着,山东、河北、广西等地闻风而动,纷纷着手准备公务员分类改革,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从而解决基层公务员待遇偏低、晋升空间有限等问题。
资历绩效双标准
公务员分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根据不同类别职位的特点,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从而完善公务员录用、晋升、工资、考核等各项管理环节。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务员管理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公务员的招录、选拔、培养和使用权责不明确,工作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县以下机关,受机构规格等限制,公务员职务晋升难、待遇偏低的矛盾相对突出。”3月27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政策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公务员职位晋升基本上是两条,一个是资历晋升,一个是绩效晋升,这也应该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同样有利于提升基层公务员的待遇水平。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深圳市公安系统实施分类改革前,由于只有行政职务一条通道,造成主任科员以下层级的人员占所有非领导职务人员的96%,其中科员和办事员占了60%,副调研员以上职务的只有3.78%,基本上都集中在市局或分局机关中,并且70%的公务员只能在正科以下职务退休。如今,深圳根据各类别公务员的职业特点,探索开展了分类招考、分类考核、分类培训等管理模式,90%以上的公务员凭资历和业绩考核,整体待遇都有望在退休前达到相当于副处级的水平,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
“首先,资历也就是岗位任职时间是一把尺子。其次,在没有特别大差错的前提下,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水平。”3月27日,一位就职于某部委的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机关部委等地一直有这样的“内部粮票”,比如名片上写的是“副司长”,但后面的括号里注明“正局级”,也就是享受正局级的待遇。如今,不当官也可享受高级别待遇的制度也普惠到了基层公务员身上。
但是,提升级别待遇后是否会增加财政支出?作为“三定方案”中的一项,人员编制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不会增加财政支出和人员编制,因为提高级别待遇是在有编制空缺的前提下,而公务员退休和死亡后腾出来的编制均可用于此次改革。”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称,除此之外,地级市管理的县城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调剂。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