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石胜兰的逆袭人生
石胜兰的妈妈(左)陪着女儿领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5月的阳光,明亮但不焦灼,光线从雕花窗棂漏进来,“吻”过胜兰乌黑的长发。
获奖归来的石胜兰,静静地坐在绣架前,轮椅抵着绷架的力道与昨日无异,手中银线正穿过素绢,针脚细密且纹路清晰……她坐在绣架前的姿态,像极了一茎临风的蕙兰。
12岁时意外跌落山崖高位截瘫,终身只能与轮椅相伴;21岁时接触蜀绣,不分昼夜苦练技能,成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奉节夔州绣)传承人;针对残疾人开办蜀绣培训班,帮助全国500余名残疾人在飞针走线中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石胜兰的人生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而她,就是那个逆风翻盘的“大女主”,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这些勋章,不是重叠的荣耀,而是生命在不同维度上的自我超越,她用藏在骨血里的倔强,在命运的悬崖上,开成一朵让风也驻足聆听的传奇。
石胜兰获得的奖章
打破医生的死亡预言
1986年,石胜兰出生在重庆市奉节县安坪镇的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的开销全靠父母务农维持,虽然条件不富裕,但日子也过得和美幸福。
但天有不测风云。12岁暑假的一天,不幸降临到了小胜兰的身上。那天,石胜兰在帮家里干了一天农活后,摸黑从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回家。尽管这条路她已走了无数回,但因当天太疲劳,一个趔趄摔下了山崖。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石胜兰虽然活了下来,但由于脊髓神经完全损伤,她再也无法站立。
“医生说,依我们家那样的农村生活条件,截瘫在床的病人一般都活不过两三年的,各种并发症自然就会没有了。”石胜兰回忆说,很长的一段时间,她都无法接受那个曾经活蹦乱跳的自己戛然而止的状态。
出院后,妈妈把她放在一张小小的折叠床上,这样可以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方便抬她到房间凉快通风的地方躺着,冬天有太阳的时候方便抬她出去晒晒太阳。那时候,胜兰的姐姐们都去学校读书了,同学们也都继续在校园里快乐地成长,而爸爸妈妈依然有干不完的农活,只有小胜兰,就那么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
为了不让她长褥疮,妈妈干活间隙时不时就要给她端水、翻身,瘦弱的妈妈,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水,经常都会滴到胜兰仰着的脸上。看着爸爸妈妈的辛苦,胜兰多想自己可以好起来呀,多想少给他们添些麻烦,那段时间,让自己坐起来成了她的最大目标。
为此,她经常趁爸妈不在家的时候,就一个人试着使劲把头往上挪高,让自己的上半身使劲向上爬,虽然每挪高一点她都会头晕目眩,但她都会强忍着各种不适坚持着这个动作,每天把自己一点儿一点儿的往上挪……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有一天,胜兰不用妈妈抱,自己就成功地爬坐起来了,她激动地抱着妈妈大喊,那是胜利的喜悦。
看到胜兰的进步,爸爸妈妈也激动万分,当时就花了1200元钱,托人从武汉买回了她的第一台轮椅。为此,家里的门槛也都被拆掉了,此后,胜兰可以自己坐着轮椅到处转,不光生活逐渐实现了自理,还会帮爸妈做做家务、剁猪草、为平菇菌装草袋……俨然成了爸妈的小帮手,同时,不知不觉间,胜兰活度过了医生预言的“活不过两三年”的生命期限。
苦学蜀绣“绣”出别样人生
2007年,石胜兰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决定找个活计自力更生。
在不那么农忙的时候,她跟着妈妈学起了针线活,学会了传统的挑花刺绣,耳濡目染之下,她也能做出一些有模有样的绣品。“是不是可以靠绣品赚钱呢?”石胜兰想,并央求妈妈背着她去集市上摆摊售卖,很快她就发现,由于产品比较低端,压根赚不了多少钱。
就在沮丧之时,石胜兰遇到了一位热心的老奶奶。得知她的遭遇后,老奶奶苦口婆心地劝她学一门手艺,“去好好学学蜀绣吧,从技巧和产品上提高档次自然就能卖上价了。”
听了老奶奶的建议后,石胜兰思索良久,最终在妈妈的陪同下拜师学起了蜀绣。
接触蜀绣后,石胜兰将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揣摩技艺上,刻苦努力加之本来就心灵手巧,她很快就学会了基础针法和配色手法,并能独立完成作品。刚开始,因为没有名气,石胜兰的作品销量并不好。
好在转机很快到来。2007年5月,重庆市举办了“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初出茅庐的她凭借作品《牡丹小鸟》获得了刺绣大赛优秀奖。所有获奖者中,她是学艺时间最短的选手。
那次比赛彻底打响了石胜兰的知名度,很多人慕名而来找她订购刺绣作品,甚至有客户花了两万元请她绣祝寿图。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热心人士积极帮她宣传,当地残联、企业家也给了她许多支持和帮助。
经济改善后,闲不住的石胜兰又萌生了一个新目标——把蜀绣发扬光大,用蜀绣展现家乡之美。
在这种想法下,《白帝雄姿》《夔门红叶》《烟雨瞿塘》等数十幅描绘重庆山川地貌之美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在重庆工艺美术展、重庆文博会首届工艺美术暨国际艺术精品展等展览中斩获奖项。2019年,她更是被确认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奉节夔州绣)传承人。
此后的生活里,石胜兰遇到了很多和她一样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她想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为了回报社会关爱,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石胜兰在当地文化旅游委、残联等部门的帮扶下,成立了“盛兰工作室”,专门针对残疾人开办蜀绣培训班。这些年来,她已经培训了500多名残疾人,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
“越努力越幸运!”一路走来,石胜兰用行动印证了这句话。
2017年,石胜兰当选为奉节县政协委员;2018年,石胜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她又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今年的4月28日,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68岁的母亲特意穿上新衣,推着轮椅陪她走进人民大会堂,这一刻,母亲见证了女儿的荣耀!
岁月在石胜兰的故事里写下双重注脚:身躯或许曾被命运按下“减速键”,灵魂却始终以双倍的热忱加速奔跑。她在无数次挑战中突破自我,用精湛的技艺诠释蜀绣的精彩和厚重,用五彩丝线绣出了美丽的夔州风景,也“绣”出了别样的精彩人生。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