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突破 公务航空或迎来行业发展
摘要:“现在,公务航空的价值已经被很多地方承认,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它促成了经济的增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薛楠 北京报道
“现在,公务航空的价值已经被很多地方承认,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它促成了经济的增长。在上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第八次交通运输部长会议中,21个国家交通部长和副部长讨论了如何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会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公务航空的核心准则达成一致,这有助于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国际公务航空理事会(IBAC)的总干事Kurt Edwards说。
目前,亚太地区是世界上公务航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商务活动的大幅度增长提升了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对于快速、可靠的商务旅行的需求。航空的价值在于它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商业效率。
公务航空的核心准则
据了解,公务航空准则是2007年第一次提出的。当年,亚太地区占领着世界航空的4.2%,现在已经上升到11%,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当今增长最快的公务航空市场。如今,在全球2.6万多架在营公务航空飞机中,约有1800架在亚洲。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提出将新建多个机场,并大幅增加航空资源的配备和使用,承诺改革低空管理制度,改善空域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加大对航空业发展的促进力度。据预测,这些举措预计将有力拉动经济增长,未来几年,中国飞机需求量将达数千架,相关产业市场规模预计1万亿元人民币。
“公务航空”是指为了促进商务活动而开展的非商业用途航空服务,包括下列情形:个人使用私人飞机、公司使用自有的飞机用于运送员工或业务合作伙伴、个人或公司使用其占有股权的飞机。公务航空和商业化航空运营的一个区别在于,它既不用于获取报酬,也不用于出租。
APEC各成员经济体就下述核心准则达成共识:
1.在符合相关经济体要求的情况下,公务航班应该可以在成员经济体范围内的任何地点之间内,自由飞行。
2.各经济体应该根据公务航空运营的实际需要,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考虑和颁发公务航空运营许可。
3.按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标准和规程建议,海关、移民局、安全局等所有对公务航空有管辖权的政府部门,应该将公务航空运营视为一种非商业类航空服务。
“APEC关于公务航空的核心准则的通过,将会从两个方面使得公务航空更加有效率。第一就是基础的硬件设施建设,另外,就是通用航空的基准。APEC的21个经济体,包括中国,已经意识到公务航空的重要性,在政治层面上,这样的核心准则已经得到了接受,我们就应该在这个产业中实践起来。”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的资深副总裁Edward Smith表示。
据悉,此次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会议,各成员国交通部长签署了一份原则声明,声明指出要制定一份促进公务航空发展的区域性框架协议,列出了框架的具体内容和可以达到的效果。
第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官员将对航空注册的流程进行监督,以此规范公务航空的运营。针对飞机注册和运营的统一标准,将能促进公务航空的规范化、增加航空运营的有效性、减少相关成本。第二,在更加统一的行业监管环境下,企业家和企业将能够更好地享受航空旅行服务。在实行更加精简、统一的监管标准后,运营商也会更加了解各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并减少注册成本,从而改善航空运营。第三,新的框架将鼓励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旨在保证航空运营流畅性、灵活性和高效性,从而促进整个公务航空业的强劲发展,拉动投资和就业,并为政府有效增加税收收入。
公务航空在中国
此次,在亚太经合组织交通部长会议通过的原则声明,最为重要的一个意义是释放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政治信号和意愿。
“我们预计公务航空在整个亚洲地区,会以平均15%到20%的速度增长。公务航空在亚洲的运行上遇到很多问题,除了技术上的一些问题以外,整个运行环境都需要改善。比如,飞机引进过程中、应用过程中、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对运营商来说有很大的附加税收和一些看不见的运营成本。如果各个成员国接受东京宣言,就能够提升更高的运行环境,减少运营商的负担,我们确信公务航空在我们国家或者亚洲其他地区会有更好的发展。”亚洲公务航空协会主席吴景奎说。
对于未来如何促进中国公务航空的发展,Edward Smith表示,中国虽然公务航空的起点比较低,但在过去五年增长非常快,因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公务航空对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在未来,我觉得就中国而言,为了确保其公务航空和航空这个领域继续发展,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新建新机场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公务航空所需要的硬件要求;第二,监管环境。中国现在已经有一些有关开放低空的举措和改革,这是非常好的,这对于公务航空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有关培训。商用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发展,使得各国对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以及保养维修的技师的需求将会非常迅猛地增长,所以有关专业飞行员的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Edward Smith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