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者:梦想就在路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岳巍 北京报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对于中国8500多万残疾人来说,这句话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我们见证着他们的艰苦努力自强不息创造的种种奇迹。虽然身体残障,但是他们的精神完整。
“我是追声音的人”——视障者朱学元这样形容自己。朱学元高中时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最终可导致失明的疾病使她成为了一名视障残疾人。
朱学元是幸运的,她有深爱她的家人,也有为她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长春大学。大三那年,朱学元在室友的启发下决定学习速录。当时的想法只是可以方便她在课上做笔记以便自己能够课下仔细阅读。
大学毕业之后,朱学元进入北京市丰台区一加一残疾人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就是在这里,朱学元又有了接触速录的机会。2010年初,朱学元开始接受与“一加一”达成合作协议的北京市速记协会的老师的专业培训。
2010年底,学成之后的朱学元正式进入实习阶段,这是通往成为一名客户认可的合格速录师的最后一关。每天的《新闻联播》、各类网络直播的新闻发布会、各种公益组织的会议,甚至是一加一团队内部的会议和大家的聊天,一切有声音发出的地方,都能听到朱学元有节奏感的录入音效。
作为“一加一”的首席速录师,朱学元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同时她也是一名培训师,为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以及后来的所有学员传授经验,助他们腾飞;她还是速录部门的管理者,其他部门的支持者;她又是一名视障速录行业的开拓者,和其他的视障速录师一起,不仅改变自己的生活,还为听障人士的教学和生活提供文字服务,带着理想共同前进。
朱学元用指尖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肖岚则是用声音证明自己。
“收音机前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您的好朋友肖岚,首先问候大家每天平安、健康还有快乐!”这个出自“玻璃女孩”肖岚的声音飘荡在潍坊的夜空。
肖岚的声音美丽平静,人们从中听不出她的伤痛。这是因为肖岚本就是乐观的女孩,虽然罹患软骨病而经常导致骨折,但是她一直坚强地站立着。
成为电台主播是肖岚从小的梦想,尽管因为家庭原因,她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便走上社会为生计奔波。这期间还遭遇了家庭的变故,但是这个坚强的女孩从未对生活绝望,反而迸发出更大的面对生活艰难的勇气。并且,她将自己的勇气化为更多人的勇气。肖岚终于实现梦想成为一名电台主播,她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递给数不清的残障人士以及健全人。
“肖岚热线是潍坊市第一个爱心公益谈话热线,如果您最近在工作、学习、生活、孩子教育方面遇到什么压力和烦恼,或者在婚姻、家庭、恋爱、感情方面有困惑和疑问,欢迎您在我们节目直播的时候拨打直播间的热线电话6100981,还有短信平台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肖岚愿意给您一些客观专业的建议,帮助您从您的迷茫中走出来,让您的生活更加幸福和快乐!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我们的节目,我们都是一家人,让我们大家帮助大家,用爱心点燃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肖岚每晚都与听众相伴。
在直播的时间段里,因为只顾全身心投入和听众交流谈心,常常一个姿势从头坐到尾,等下了节目要起身时,才发现因缺钙而变形的双腿已麻木得没有了感觉。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别人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这个世界都没有绝对的绝路。”她说。
诚如肖岚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绝路。在与潍坊相隔千山万水的广西,高国良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
幼时身患小儿麻痹症而导致肢体残疾的高国良凭着坚强的毅力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并在1992年考上广西师范学院物理系,从那时起他开始接触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系统学习电子技术。
1995年,高国良广西师范学院毕业后,决心自主创业。他开设了自己的家电维修店,不久,当地一所技工学校的校长登门聘请他担任该校的指导老师,给学生传授电子技术知识。
2011年,他被岑溪市中等职业学校聘请为“客座教师”。这一年,高国良发明了一款能7秒报警到手机,无法破解,报警距离无限远的车辆超级防盗器。高国良于同年10月通过国家专利局审核。高国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办一间生产这种防盗器的工厂,专门招收与他一样的残疾人。
高国良的工厂还在计划当中,尹玉林则已经是成功的“企业家”。因为车祸导致肢体残障的尹玉林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行走。
白手起家创业20年之后,尹玉林拥有了年营业额超过8000万的机电设备企业。
1990年,街道办事处将一家原本经营油漆的小店转租给尹玉林,800元的店面月租可以等折卖店中剩余油漆后再缴纳。这是尹玉林自主创业的开始。尹玉林低价抛售库存的货物,甚至拖着残疾的双腿,为客户送货上门。几年之后,尹玉林创办了“汉江机电”,如今“汉江机电”已经被授权为国内外百余家机床制造和工矿产品生产厂家在湖北的代理商,并获得中国资历信誉最高等级。
尹玉林除了是一名企业家,还是武汉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江岸区肢协主席、江岸区辅读(智障)学校名誉校长。“汉江机电”20多年来参与的慈善公益活动光记录在案的就有58项,用尹玉林的话说,不断成长的企业要有与社会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责任,企业公民的概念从开始就应植入每个创业人的大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