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一二线城市 恒大布局千亿阵容
“我相信1000亿的目标对公司来讲不是大问题,而是我们要赶超的数字。”8月26日恒大地产在香港举行的2013年中期业绩会上,副主席、首席执行官夏海钧表达了信心。
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恒大地产的营业收入419.6亿元,同比增长13.3%,完成了千亿元目标的44.6%。而恒大的净利润为65.1亿元,同比增长15.8%,力压千亿俱乐部中的万科、保利。
至于下半年的布局,夏海钧表示,恒大地产将向一二线城市倾斜。
净利65.1亿元背后的挑战恒大地产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的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5.8%,是万科的1.4倍、保利地产的1.87倍。与去年全年净利润大幅下降21.7%相比,恒大地产上半年在净利润方面显然扭转了局势。
此前,恒大的净利润优势曾遇到考验。2010年和2011年,恒大净利曾连续两年超过万科,赶超的差距曾一度从7.4亿拉大到21.6亿元。不过,到2012年急转直下,恒大地产的年净利润为91.8亿元,比上年下降21.7%,较万科减少约33.71亿元。
夏海钧曾提出,恒大要提高利润水平,一是通过降低土地成本及施工成本,如购买潜力区域的地块等;二是坚持标准化运营,目前的产品线也可以从规划、设计、原材料统一采购等方面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率的增长,并坚持薄利多销的策略。
业绩报告显示,恒大地产增加的利润,来自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同步提升的贡献。
在销售面积方面,恒大上半年销售面积66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从今年开始,恒大地产每月的销售价格均逐月上浮。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其合约销售均价为6190元/平方米,而3月的合约销售均价已达6340元/平方米,而6月的销售均价更升至每平方米7310元。恒大地产上半年销售均价达到每平方米6712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0.5%,而去年全年恒大合约销售均价5962元/平方米。
不过,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核心业务利润率增至11.1 %,较2012年下半年上升2.6个百分点,这一数字在全国龙头房企中排名末位,远低于A股和香港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15%。
近三年来,恒大地产的净利率表现稍有反复。对此,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并不十分担心,并称恒大地产正是“以最低利润率创造高利润”。
许家印曾多次表示,恒大地产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超前的民生地产发展战略,来自于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来自于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建筑商)的让利。恒大希望通过标准化的运营、降低财务费用、降低施工环节的成本、降低土地成本使公司项目的综合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希望“将住宅的价格维持在6000元/平方米之内”,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
今年上半年,恒大表示已通过出售其部分投资物业、采取措施提升住宅售价,同时努力降低销售及营销成本及行政费用,但公司的成本控制并未显示出过多的优势。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销售成本为305亿元,同比增加18%,增幅明显,而其他开支均有适度增加。
回归一二线城市夏海钧表示,公司将在下半年提高利润率,目标定为15%。他坦言,恒大下半年将适当增加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储备,这是恒大努力提高净利润率的方法。
今年上半年,恒大地产新增项目中,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项目数量占比上升10.6%,在三线城市,恒大则选择城市的核心地段的地块。“就是在每个经济发达的三线城市离市政府大概2公里左右的位置去储备项目,四线城市是不去的。”夏海钧分析恒大拿地策略的变化。
恒大地产今年6、7月份已在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购地,上半年收购新土地储备1456.6万平方米,新获取项目34个,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项目占比为38.2%。
早期,恒大以二三线城市作为公司发展立足点的变化。恒大地产区域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偏远地区的销售成绩对公司的利润创收贡献有限,因为这些地区的购房者商品房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而在地价成本、建安成本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利润也会遇到挑战。此外,这些区域的购房者消费能力并不如一二线城市,因此,地区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要再扩展将也是摆在恒大地产面前的难题。
因此,按照恒大地产的计划,项目拓展集中于一二线城市,项目所在区域进一步向城市中心区域靠拢,将维持土地储备总量基本稳定。而在三线城市新购土地将更为审慎,集团将对所在城市的人口数量、GDP总量、地块区位、规划条件及付款条件依照更加严格的量化标准进行衡量。
下半年,恒大将按照预定计划新开40个项目,总推货面积最高达1700万平方米,千亿计划的“下半场”将在二线城市发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