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倾情惠民共创幸福 北京银行“惠民通”亮相京城

作者:舟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7-26 23:34:00

摘要:6月3日,北京银行推出的汇集了社保通、医疗通、公共通、财政通、教育通、安居通、工会通七个子品牌的惠民金融服务品牌——“惠民通”正式亮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舟子 北京报道

    一到暑假,张哲的家就成了一个典型的“驻京办”。
    最开始是张哲的父母来京,随后是大学宿舍的舍友,然后是家里的叔叔婶婶、侄子侄女……张哲说,从他工作以后,几乎每个假期都会有一次接待任务,这种情况在他结婚买房之后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
    但张哲表示,“虽然因为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我能够理解家人想来北京看看的想法。”上周,张哲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大伯和侄子隔天就到北京,车票已经买好了,和单纯来旅游不同的是,大伯和侄子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瞧病。
    换做从前,对亲戚这样来北京专门看病的情况,张哲肯定是二话不说包揽在身,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早在一个月之前,他就和老婆各自请好了年假,预定了去巴厘岛的行程。
    “定金都已经交了,现在想退肯定退不了。”张哲说,而大伯他们已经买好了车票,肯定不能一个电话就让人回去,“我算了一下,大伯他们到了北京,我只有一天的时间陪他们去看病。”
    一边是大伯视力不好需要去同仁医院看看眼睛;一边是侄子想治疗鼻炎要去儿研所,“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医院各地来的都有,一天跑两家,光是办理就诊卡、取号、缴费这一系列的排队时间就得耗去大半天,”张哲说,“所以想一天跑两家医院把病看完几乎不太可能。”
    但当张哲陪着大伯他们去同仁医院办理就诊卡的时候,他发现,“一天跑两家医院原来并非不可能”——只需办一张便捷的“京医通”卡就行!
    记者注意到,所谓“京医通”卡,是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和北京银行联合发行的一张实名制IC就诊卡,该卡不仅可以在医院作为就诊卡使用,同时还具有小额支付的功能,非常适合北京的非医保患者和外地患者。
    更重要的是,由于外地患者来京就医时,通常都需要办理一张该院的就诊卡,且各家医院的就诊卡不能通用,因此,患者每跑一家医院就需要办理一张就诊卡,不仅管理起来麻烦,排队等候的时间也相当长。而“京医通”卡只要在开通了该系统的医院都可以实现通用,无需再重复办理就诊卡。
    “这就等于说,我一次在同仁医院把大伯和侄子的‘京医通’卡都办理了,到了儿研所就不用再多排一次队。”张哲说,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由于该卡使用起来跟社保卡几乎一样便捷,大大节约了缴费的时间,“所以我的打算是上午给大伯看病,下午带侄子去儿研所,既没耽误他们看病,也不会影响我们的行程。”
    其实,像“京医通”卡这样的便民措施只是北京银行推出的诸多惠民举措中的一个。长期以来,北京银行一直从京城百姓的生活细微之处着手,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金融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百姓享受到来自北京银行的贴心服务。
    6月3日,北京银行推出的汇集了社保通、医疗通、公共通、财政通、教育通、安居通、工会通七个子品牌的惠民金融服务品牌——“惠民通”正式亮相。其服务涵盖了北京银行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事务、财政业务、教育助学、保障房建设、工会业务等领域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金融服务。

体民情察民意 “惠民通”金融服务品牌闪亮登场

    多年来,北京银行一直致力于为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比如为解决百姓日常缴费难的问题,北京银行就专门推出了缴费一站通,让男女老少都能通过这款24小时服务的机器轻松快速完成缴费的过程,免去了奔波之苦。
    而秉承服务市民百姓的市场定位与发展理念,北京银行一面不断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一面整合各方资源推出了惠民金融服务品牌——“惠民通”,“让民众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与实惠是北京银行发展理念中的应有之义。”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如是说。
    作为北京地区首家通过设立品牌倡导金融服务民生理念的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力求的是实现以理念带领品牌发展,以品牌推动惠民服务,以惠民践行社会责任。
    在“惠民通”品牌揭幕时,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指出,未来北京银行将努力把“惠民通”打造成服务市民百姓的生力军,打造成惠民金融服务的“金字招牌”,以更加优质的服务,回报客户、回报社会,全面开启“倾情惠民,共创幸福”的崭新篇章。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北京银行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着力发展惠民金融服务,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绩,并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事务、财政业务、教育助学、安居住房、工会业务等领域逐步建立起专业、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体系,在医疗、教育、慈善等领域向社会捐助近7000万元人民币。
    ●社保通:在社会保障方面,北京银行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建设北京市社会保障卡项目,累计发行一代社保卡1300万张,二代金融社保IC卡30万张,通过社保卡为首都百姓持卡就医、实时结算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医疗通:在医疗卫生方面,北京银行联合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共同发起“京医通”项目,截至目前,已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成功上线,累计发卡突破25万张,下一步将覆盖市属22家医院及部分中央市属医院,总发卡量将突破千万张。
    ●财政通:在财政业务方面,北京银行在北京市率先建成先进的财政业务系统,为预算单位提供金融服务。此外,作为中标北京公务卡业务的银行之一,还积极支持北京市公务卡制度改革,为预算单位和持卡人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公共通:在公共事务方面,2005年起,北京银行独家开办了北京市燃气IC卡充值业务,可在北京银行购买燃气的燃气卡表用户超150万户,燃气IC卡交易总量超过1000万笔;2008年起,北京银行与北京市排水集团开展排水金融合作,未来3年,北京银行还将通过信贷、投行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支持首都污水处理产品发展,支持推进北京城市水资源再生。
    ●教育通:在教育方面,独家中标成为北京市属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逾7万笔,发放贷款金额近4亿元,惠及北京市40多所高校的学子;同时支持大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完成13家大学院校校园卡建设工程。除此之外,北京银行还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合作,设立“紫禁杯”教育奖励基金,助力教师队伍建设。
    ●安居通:在安居住房方面,凭着多年来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北京银行先后合作开展公积金贷款、公积金委托收款及公积金信用卡等业务,让百姓充分体验到了公积金“存、取、查、贷”的快捷和便利;支持开发公租房选房系统,为公租房项目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
    ●工会通:在工会领域,联合北京市总工会发放工会互助卡,发卡量已超260万张,涉及北京市数万家单位。为民众提供了游园、健身、体检、购物等多种便利。

勇担责任予惠于民 发展民生建设小康社会

    实际上,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已成为经济建设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
    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就坦言,推出“惠民通”品牌并非一朝一夕的想法,而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因为北京银行很早就介入了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
    2001年,通过投标,北京银行率先在北京地区开展了社保金融服务,此后,医疗、公共、财政、教育、安居和工会等民生服务领域里都相继出现了北京银行的身影。近年来,随着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北京银行已经打造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品牌发布以后,北京银行勇担责任、予惠于民的特点在社会和客户中间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也恰恰与国家大力倡导和鼓励金融服务民生相一致。
    一直以来,北京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市民百姓。其中,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北京银行早已形成了三大特色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和绿色金融。但对努力追求创新的北京银行来说,这远远不够,因此,“惠民通”应运而生。
    “未来,我们会集中打造新的三大特色金融:即消费金融、三农金融和惠民金融,这三个特色金融将和此前的科技、文化和绿色金融一起,共同形成北京银行金融服务的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基础。”许宁跃副行长说,而这其中,打造“惠民通”品牌是发展惠民金融的重要一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他看来,“惠民通”品牌的推出除了是顺应国家政策、客户需求、市场变化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结果外,更是一次让外界对北京银行惠民金融有更多深刻认识的机会。
    “我们希望大家了解,北京银行不仅仅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它在惠民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品牌的整合和发布,无疑使得北京银行的形象和市民百姓更加贴近了。”许宁跃如是说。
    的确,打造“惠民通”品牌不仅仅是在民生领域树立北京银行的品牌形象,同时对北京银行业务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像医疗、教育、安居等方面,在源头上和机构业务合作,但后续业务发展都将与零售业务相结合。许宁跃认为,“通过一系列的惠民业务和产品,北京银行可以很好地促进个人渠道的开拓,甚至对于中小企业业务、信用卡业务都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而帮助北京市民百姓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幸福梦”也并非是北京银行的一句口号。
    为了给“惠民通”品牌注入更多的内容,公司业务、零售、信用卡、中小企业等不同的业务线都被一一纳入进来,而这就需要北京银行积极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因为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个品牌最终的目标——服务更多的市民百姓。”许宁跃说。目前,公司银行部、零售银行部、信用卡中心等业务线和各分行都已经做好了“惠民通”品牌下一步技术开发、产品升级的准备工作,并随时根据出现的创新需求进行沟通和协调。
    在立足北京的同时,北京银行还计划根据自己多年来在惠民金融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将其复制到外埠分行,进一步加快品牌建设。目前,条件成熟的外埠分行已经先行启动,财政、医疗、教育等领域均将加快推进。
    正如许宁跃所说:“我们希望,北京银行‘惠民通’品牌的推出和惠民金融的发展,在各分行的所在地,也能惠及当地民生,让市民百姓享受更便利、更愉快的生活。”

传承责任倾情惠民北京银行与你共创幸福

    正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对北京银行而言,在民生金融方面的竞争优势不仅是多年来的积累,更是在发展中的一种战略选择。
    作为一家中小银行,北京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将服务的对象定位于地方经济和市民百姓,一直坚持在民生领域投入资源,做好服务。但起初,这些领域的金融服务多数并不被大家所看好。
    “比如当年北京市政府对医保业务进行招标时,个别银行在参加完招标之后,报告说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退出了招标。”许宁跃副行长说,但北京银行却没有放弃,在坚定信念的同时积极应标,最终赢得了这一业务。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北京银行在医保业务方面的投入,为今天在社保领域的领先优势奠定了基础。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12年中,北京银行在社保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卡已突破1300万张。
    也正是靠着这股子韧劲和坚持,北京银行才能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准确把握住了机会,从而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企业的认同和百姓的信赖。
    从2012年在友谊医院试点发行“京医通”卡起,业务模式不断完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2013年4月,除先期上线的友谊医院外,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也成功上线,3家医院联网运行,累计发卡突破25万张,其中用卡比例近90%。到2013年10月,“京医通”项目还将新增10家合作医院,届时“京医通”卡的发行量也有望在年底突破200万张。按照计划,明年这一项目将覆盖北京市属的全部22家医院,同时还有部分卫生部属医院加盟,在带给患者就诊便捷的同时,也会将发卡量提高到800万至1000万张。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张“京医通”卡的好处仅仅是免去了非医保患者的重复建卡那就错了。未来,“京医通”卡将引入预约挂号、电子病历以及114平台预约功能,同时将支持社保卡在“京医通”系统内储值消费功能,力争凭借“京医通”系统兼容“京医通”卡和北京市社保卡,实现在京就诊患者全覆盖。北京市民只要拥有一张卡就可以在各家医院都获得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使更多人享受到“京医通”卡所带来的快捷便利。
    依此类推,包括排水、燃气、地铁、公交、环卫这些领域以后都可以纳入进来。这就意味着,在这七大惠民金融服务领域中,北京银行未来可拓展的空间非常宽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通过扎实的便民、利民金融服务基础,北京银行未来将竭力发挥在社保、医疗、公共、财政、教育、安居、工会等众多惠民金融服务领域的传统优势,全方位提升百姓的惠民金融体验,多维度推动惠民金融平台的延伸与发展。
    在不断完善“惠民通”品牌核心价值的同时,为每一个人“中国梦,幸福梦”增加更加绚烂的色彩,使之成为服务民生、建设民生的典范与标杆,引领并带动惠民综合金融服务品牌的创新与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