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全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监管
本报记者 郑盎 实习记者 杨卓卿 两会报道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再一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
3月6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致公党于两会期间递交了一份《关于全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提案。
提案指出,政府的市场准入措施中,不光要看企业硬件条件,也要看软件条件,更要看人员条件,在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制度,专人专职监管食品安全。
据悉,我国的食品企业85%都是中小企业,生产水平低,管理困难,不利于推行标准化技术和统一产品质量,严重制约了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提案认为,食品安全应该预防为主而不是依靠事后检验来保证。政府部门应该对食品企业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组织专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专题的调研和潜在危害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此外,致公党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共同保证食品安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