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北京银行践行绿色信贷

作者:舟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12 23:54:00

摘要:近日,北京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就“中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CHUEE SME)项目”的合作签署合作协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舟子 北京报道

    有潜力没钱,是很多科技企业在谋求创新发展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如果你给我一个选择题,要么把技术再提高一个台阶,要么去找钱,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个,”神雾集团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军告诉记者,“因为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寻找资金的不易。”
    在张军位于昌平的神雾节能与低碳技术联合实验室里,有多达17个巨大的实验台。虽然被称为实验室,但走在这里,就如同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里。
    张军告诉记者,这个实验室和工业化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都是一样的,只是规模比较小而已,客户提出要求、带来样品,然后和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一起做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可以直接呈现出节能的技术效果。
    而这个现代化的实验室不仅改变了张军所在的神雾集团的营销模式,而且在帮助公司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跃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1年以来,神雾集团每年百亿计的订单都依赖于这间可以媲美生产线的实验室的建成。
    但就是这样一个对公司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实验室,在当初筹建时也曾有过辛酸的过去,作为公司的资金管理中心总经理,张军告诉记者,在当初筹建实验室时,公司曾一度面临资金窘迫的局面,“一边是实验室这里等着钱用,一边是各处筹钱却筹不到,那种感觉真的是百味交集。”
    也就是在此时,北京银行安华支行一笔2.3亿元的贷款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神雾集团的这个实验室能够得以快速完工。
    “现在想想,北京银行的支持,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给了我们一个支撑点。”张军说,“如果没有北京银行的支持,我们可能要多花5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建成这个实验室。”而扮演这场及时雨的北京银行,也是当初向神雾集团授信的第一家银行。
    谈及此,北京银行的相关人士表示:“支持这样优秀的企业是我们应该做的。”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践行“绿色信贷”,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北京银行除了不遗余力地支持诸多像神雾集团这样的节能企业外,还积极探索其他方式,更好地诠释“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助力“美丽中国”  破解节能企业融资难

    近日,北京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就“中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CHUEE SME)项目”的合作签署合作协议,这也是继2007年北京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携手推出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后,双方再次牵手。
    签约仪式上,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指出: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也进一步坚定了北京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打造“绿色金融”的决心和信心。
    合作方国际金融公司中蒙区首席代表赵炫赞先生也充分肯定了北京银行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及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合作,并希望借助本次与北京银行的合作,将国际先进的绿色信贷理念引入中国,进一步推动绿色信贷工作在国内的发展。
    据介绍,此次北京银行同国际金融公司展开的业务合作,将针对中小企业能效融资及节水领域加深合作。北京银行将成为在节水领域与IFC开展合作的第一家商业银行,并将据此推出一系列面向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的新产品、新模式,而这也必将再一次将北京银行的绿色金融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记者了解到,“中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 SME项目)”是国际金融公司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要求,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合作推出针对国内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利用洁净能源及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此次北京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的合作整体授信金额为8.8亿元人民币,涵盖了能效领域、节水领域、绿色信贷培训等内容。这也是北京银行继今年成功发行300亿小微金融债之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
    其实,北京银行近年来一直不断完善节能减排贷款类产品体系,致力于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用能企业效率,扶持节能企业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北京银行绿色信贷共审批通过近180亿元支持了华远意通、上海中际、潍坊国建高科、北京天壕等业内一批知名的节能服务企业。
    其中,仅节能贷款产品体系就包括了节能贷、节能补贴贷、中国节能减排贷款项目(CHUEE项目)以及其他传统的贷款项目(包括抵押、第三方保证及担保业务等)。同时,北京银行还与中国节能协会产业委员会合作节能产品,对会员单位提供节能减排金融支持。

践行绿色信贷 “有保有压”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事实上,所谓节能贷,顾名思义,就是依据节能领域特别是节能服务公司轻资产、投入大、回收慢等业务运营特点,结合企业节能收益分享主要收入来源,创新推出的企业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模式。
    这种贷款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企业承揽项目采取打包授信支持方式,产品具有期限灵活、便捷使用、快速审批的特色,在绿色金融领域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高评价。
    而作为节能贷款产品体系中的另一款节能补贴贷产品,则是北京银行通过认真学习贯彻政府部门对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相关指导政策,积极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融资服务,依托节能企业拟获得的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向企业发放的质押贷款模式,这种产品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流短缺问题,还为节能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次双方签约的CHUEE项目则是北京银行同国际金融公司通力合作并引进其先进经验,通过风险损失分担的方式向节能企业提供能效贷款,并将CHUEE项目贷款进一步细分为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最终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模式、设备供应商合作融资模式、公共事业服务商合作融资模式4大品种,细化融资服务。
    为了能够真正地践行“绿色信贷”,北京银行从推行节能贷产品之初就注重进行企业的筛选和优化。
    “‘有保有压’、‘结构优化’是北京银行的绿色信贷方针,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监管要求及本行业务发展战略,我们以资本约束、稳中求进、审慎经营、服务实体为原则,信贷投放重点支持节能环保领域,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北京银行上述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随着北京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近180亿元的资金主要投向了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发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项目和企业,支持了一大批合同能源管理(EMCO)项目和中小节能服务公司。
    在为节能项目建设和节能技术进步大开融资方便之门的同时,北京银行一直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原则,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对产能过剩、落后产能及节能减排控制行业的贷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将节能和环境影响作为贷前审查重要内容。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政策和国家明确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的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
    对此,张军就表示:“我们是以技术为核心、研发为龙头的公司,属于轻资产型公司,虽然有技术,但要和银行谈大规模的融资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们的软肋。”
    但让他们庆幸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北京银行。其实,轻资产是大部分节能服务企业都面临的难题。2011年,北京银行就专门针对节能服务企业轻资产等运营特点,创新推出“节能贷”绿色金融服务方案,结合企业节能收益分享收入来源特点,打造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模式,并可采取打包授信方式。
    2012年,润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一个全新的项目——浏阳市杨家弄造纸厂的热电联产项目,这笔总投资645万元的项目一旦成功上马,预计每年能产生节能效益377万元。
    然而,这样一笔资金却把润丰能源公司难住了,因为公司不仅自有资金不足,而且固定资产又很少,收入一直依赖于项目未来节能的收益。幸运的是,这个项目最后成功地得到了来自北京银行400万元“节能贷”的支持。
    实际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除了重大节能项目、小微型节能企业得到了北京银行更多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外,许多当初的小企业也从三五百万的贷款开始,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2012年,北京银行的“节能贷”产品获得了中国银行业协会颁发的“服务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奖”,这也是对北京银行“绿色信贷”最好的认可。

创新合作机制 打造“绿色金融”特色品牌

    不过,尽管随着概念的普及,节能减排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线,但跟国外比,节能减排仍属新兴的金融服务领域,项目周期长、技术含量高、风险控制难等问题是对商业银行的巨大挑战。
    因此,创新合作机制,引入国际先进的操作模式,是北京银行开展节能减排贷款的重要切入点。
    早在2004年,北京银行就携手世界银行启动“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二期,成为国内较早开展节能减排贷款项目的银行。
    同一年,北京银行又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率先开展节能减排贷款。2007年,携手国际金融公司(IFC)启动了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简称CHUEE项目贷款),引入节能减排项目损失分担机制,成为全国首家与IFC共同推出节能减排融资项目贷款的中小银行。
    此后,北京银行将CHUEE项目贷款进一步细分为4大品种,细化了融资服务。
    与此同时,为搭建适应市场特点、匹配客户需求的业务渠道,北京银行专门与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融资服务。
    2011年,北京银行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启动战略合作,向节能服务企业授信100亿元,约形成年节能能力560万吨标煤,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400万吨。2012年,又与北京市节能低碳发展创新服务平台签署协议,联手打造“银行 平台 企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开辟高效审批通道。其专业化的渠道大大加快了各地分支机构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对接步伐。
    随着刚刚完成的签约项目的顺利推进,北京银行遍布全国的节能减排项目也势必成为其“绿色金融”特色服务品牌的最好见证。
    实际上,从2012年起,北京银行就将节能环保领域列为信贷投放重点支持的业务领域之一,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
    首先,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其次,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项目和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给予重点支持;第三,对产能过剩、落后产能及节能减排控制行业的贷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将节能和环境影响作为贷前审查重要内容;第四,明确规定优先支持节能环保产业,信贷项目重点关注节能重点工程、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以及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对于在绿色信贷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创新与成绩,北京银行的上述人士坦言,这一切都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强化产品创新意识,北京银行先后加强了与中国节能协会产业委员会、国际金融公司、ING等协会及国际机构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可持续发展经营的经验。
    同时,在人力资源安排方面,专门针对绿色金融领域,组建了总分支专业团队,通过总分支三级联动架构的建立,对于推动绿色金融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除此之外,还积极通过培训、座谈加强专业团队的业务素质。
    “比如通过节能协会邀请节能领域专家对我行的员工进行培训,多次参加外部的培训和座谈会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在行内组织‘节能贷’产品培训、组织专业团队人员进行座谈,通过交流及时解决节能企业的融资难题等等。”上述人士表示。
    不过,尽管如此,推行节能贷依然还存在许多难题,如绿色信贷首先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先导,各个主管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才能推动商业银行推进和完善绿色信贷的建设。同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绿色信贷的理念还需要融入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信贷文化、信贷管理、流程和产品设计等各个环节中,才能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情况下,让绿色信贷成为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
    对此,上述人士坦言,任何一项创新的产品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是我们的特点,因为只有勇于尝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让更多的节能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