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转商”:一名业主的烦恼
摘要:每次二手房税费调整或者政策传闻,都会产生一轮“经转商”的风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张宇(化名)最近正在考虑将名下的一套经济适用房出手卖掉。
卖房的起因是一则消息。在1月举行的2013年北京两会上,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秦凤权提出了“关于各类保障房禁止上市的建议”,随后这条建议便得到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响应。2月12日大年初三,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住建委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保障房售后管理,拟逐步建立经济适用房封闭运行机制。也就是说拟禁止经适房自由上市买卖,确需出售的由政府指定机构或符合保障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回购。
这则消息,犹如在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已有经济适用房业主考虑将住房抛售或者“经转商”(指经济适用房购房人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张宇就是其中之一。
张宇的房子面积120多平米,位于百子湾家园,是朝阳区一处经济适用房项目。他于2007年入住,按照目前的政策,购买已满5年,购房人可以上市转让。
2月20日下午,张宇夫妇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咨询有关售房事宜。置业顾问高梓桁告诉他们,根据北京市2010年5月5日公布的《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他们的房子在上市出售时,产权人应按出售价格的10%补缴土地收益等价款,而其出售价格则应参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的指导价格。具体来讲,百子湾家园的参照价格是旁边沿海赛洛城的过户指导价,目前为15000元-17000元/平米。据此计算,他们120多平米的房子,需要补交综合地价款20多万元。
张宇觉得“不值”。他问置业顾问,新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何时出台?置业顾问表示,根据各方面消息,政策有可能在3月份全国两会开完之后发生变化,届时可能会对经济适用房“统一管理”。
张宇卖房的起因是经济适用房新政拟推行封闭运行机制。而实际上,这一提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早在2006年11月,新华网就报道称,北京市正拟定《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今后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将封闭运作,不得上市交易,确需上市的由政府按原价收购。
2007年11月,《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封闭运行机制并未出现,而是规定:购房人也可以在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
转眼到了2012年1月13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封闭运行机制,新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确需转让的,由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户籍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回购,具体施行时间和办法另行规定。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说,每次二手房税费调整或者政策传闻,都会产生一轮“经转商”的风潮。其中,2011年11月北京上调二手房交易最低计税价的那次调整影响最大,以至于2011年12月初,朝阳、昌平等经济适用房集中的区域出现了千人排队办理“经转商”的情况。
2月20日,记者来到朝阳区房屋登记大厅,看到屋内非常拥挤,几乎每个窗口前都围满了人,中间供人休息的长椅也是一位难求,保安在大门口拉起了警戒线,只在办事人员持号进入时才抬起放行。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如果想办理业务,需要早上6点半来北门排队,7点半登记,8点发号,每天只有400个号,来晚了就领不到了。
而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虽然今年2月比去年多了一个春节长假,但二手房交易量却不降反增。2月1日至2月17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4388套,同比增长了71.87%。节后两天,新增客源即迅速反弹,来电以及店面咨询数量都接近了年前正常水平,日均新增房源量与1月日均相比增长了35%左右。
这一现象,是否表明新的一轮“经转商”风潮出现?张大伟表示,目前还难以下定论。总体来讲,经济适用房新政的影响有限,一是因为新政将按照“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的原则执行,对老业主影响不大;二是因为在前几轮“经转商”风潮中,大多数经济适用房都已经转为普通商品房了。
张大伟的说法得到了北京市住建委和置业顾问的印证。北京市住建委表示,经济适用房封闭运行机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如果出台也会提前进行告知,老经适房业主不必担心。而高梓桁则告诉记者,百子湾家园的二手房房源相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去年该小区刚满“购买5年购房人可以上市转让”的政策红线,很多业主急于抛售,仅他们一家门店去年就卖了100多套二手经济适用房。
张宇(化名)最近正在考虑将名下的一套经济适用房出手卖掉。
卖房的起因是一则消息。在1月举行的2013年北京两会上,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秦凤权提出了“关于各类保障房禁止上市的建议”,随后这条建议便得到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响应。2月12日大年初三,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住建委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保障房售后管理,拟逐步建立经济适用房封闭运行机制。也就是说拟禁止经适房自由上市买卖,确需出售的由政府指定机构或符合保障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回购。
这则消息,犹如在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已有经济适用房业主考虑将住房抛售或者“经转商”(指经济适用房购房人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张宇就是其中之一。
张宇的房子面积120多平米,位于百子湾家园,是朝阳区一处经济适用房项目。他于2007年入住,按照目前的政策,购买已满5年,购房人可以上市转让。
2月20日下午,张宇夫妇来到小区附近的一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咨询有关售房事宜。置业顾问高梓桁告诉他们,根据北京市2010年5月5日公布的《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他们的房子在上市出售时,产权人应按出售价格的10%补缴土地收益等价款,而其出售价格则应参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的指导价格。具体来讲,百子湾家园的参照价格是旁边沿海赛洛城的过户指导价,目前为15000元-17000元/平米。据此计算,他们120多平米的房子,需要补交综合地价款20多万元。
张宇觉得“不值”。他问置业顾问,新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何时出台?置业顾问表示,根据各方面消息,政策有可能在3月份全国两会开完之后发生变化,届时可能会对经济适用房“统一管理”。
张宇卖房的起因是经济适用房新政拟推行封闭运行机制。而实际上,这一提法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早在2006年11月,新华网就报道称,北京市正拟定《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今后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将封闭运作,不得上市交易,确需上市的由政府按原价收购。
2007年11月,《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封闭运行机制并未出现,而是规定:购房人也可以在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
转眼到了2012年1月13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封闭运行机制,新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确需转让的,由经济适用住房家庭户籍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回购,具体施行时间和办法另行规定。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说,每次二手房税费调整或者政策传闻,都会产生一轮“经转商”的风潮。其中,2011年11月北京上调二手房交易最低计税价的那次调整影响最大,以至于2011年12月初,朝阳、昌平等经济适用房集中的区域出现了千人排队办理“经转商”的情况。
2月20日,记者来到朝阳区房屋登记大厅,看到屋内非常拥挤,几乎每个窗口前都围满了人,中间供人休息的长椅也是一位难求,保安在大门口拉起了警戒线,只在办事人员持号进入时才抬起放行。一名保安告诉记者,如果想办理业务,需要早上6点半来北门排队,7点半登记,8点发号,每天只有400个号,来晚了就领不到了。
而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虽然今年2月比去年多了一个春节长假,但二手房交易量却不降反增。2月1日至2月17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4388套,同比增长了71.87%。节后两天,新增客源即迅速反弹,来电以及店面咨询数量都接近了年前正常水平,日均新增房源量与1月日均相比增长了35%左右。
这一现象,是否表明新的一轮“经转商”风潮出现?张大伟表示,目前还难以下定论。总体来讲,经济适用房新政的影响有限,一是因为新政将按照“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的原则执行,对老业主影响不大;二是因为在前几轮“经转商”风潮中,大多数经济适用房都已经转为普通商品房了。
张大伟的说法得到了北京市住建委和置业顾问的印证。北京市住建委表示,经济适用房封闭运行机制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如果出台也会提前进行告知,老经适房业主不必担心。而高梓桁则告诉记者,百子湾家园的二手房房源相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去年该小区刚满“购买5年购房人可以上市转让”的政策红线,很多业主急于抛售,仅他们一家门店去年就卖了100多套二手经济适用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