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道指又见14000

作者:包涵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2-06 23:17:00

摘要: A股牛市强力抬头,但和道琼斯指数相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道指又见14000

    本报记者包涵北京报道
    A股牛市强力抬头,但和道琼斯指数相比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2月5日,受企业财报和戴尔私有化提振,道指劲涨99点,收于13979.3点,收复了前一天大跌造成的失地。
    事实上,2013年一开年,美股的表现便十分惹眼。标普自2007年以来首次重上1500点,1月大涨5.2%,为2011年10月以来单月最大涨幅和1997年来最佳同期表现;道指也在1月创下5.8%的涨幅,为1994年来的同期之最。彼时,美股这一轮的牛市已经持续了超过1400天。
    随着指数不断被刷新,2月1日,道指终于站上14000点。它上次完成这一壮举,还要追溯到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10月,当时创下峰值14165点,至今仍被称为“世纪大顶”。
    这一次,美股距离“世纪大顶”似乎仅一步之遥。美国《巴伦周刊》甚至乐观预测,道指2013年年内有望冲击15000点,因为目前其平均市盈率仅为13倍,与2007年的16倍市盈率相比,仍有上涨空间。
    股市的完美开局,吸引了大量嗅觉灵敏的资金。1月,美国的股票型基金的资金净流入达到207亿美元,这一数字为十几年来最高。而事实上,金融危机以来的5年,共有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金逃离了股市。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又见到这样规模的“回头钱”。
    有“华尔街恐惧指南针”之称的Vix指数最近创下了6年来的新低,降至12.6,这一指数也印证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巴伦资本的首席执行官罗恩·巴伦更是趁势抛出震惊市场的预测:未来10年,道指将冲击30000点,未来20年则能达到50000或60000点。
    但这些看法显然过于乐观,花旗银行分析师威廉·卡茨就表示:“这几周的数据变动,更多的是周期性因素导致的增量,而不意味着资金由固定收益市场流向股票市场的结构型转变。如果是受前者影响,预计未来即将出现一次修正。”
    14000点标杆
    “最近几年,市场每突破一个里程碑式的点位,都要跌宕起伏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走向下一个高点。”LPL金融研究所的策略师杰夫·克雷恩称。
    根据杰夫的跟踪,道指2010年4月达到11000点,然后便上冲无力,直到7个月后才突破;2011年2月道指达到12000点,又盘整了10个月才得以冲破;2012年2月,道指站上13000点,然后一直到年底以前都无法挣脱这一指数关。
    “所以,如果这种模式在2013年重复出现,那道指在月初越过的14000点里程碑,可能会保持在该水平附近几乎一整年,在今年12月以前相信都很难突破该水平。”杰夫表示。
    同是14000点,2013年的道指与2007年时有何不同?
    “一个需要重视的因素就是通胀水平。过去5年多来,人们的生活成本已经增加了10%,这样一比,道指的表现就没有看上去那么理想了。此外,经济的增长情况也优于股市,2007年中期以来,实际GDP每年平均增长了0.5%,虽然这个数字很可怜,但你不能否认还是增长了。”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表示。
    在凯尔纳看来,美联储从推出量化宽松之日起,就知道这将对股市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把短期利率下降到几乎为零,债券的收益率下降到超低点,美联储有效地令股票成为了寻找收益率和流动性的投资者的首选。
    “投资者会感到更富有,因为他们持有的价值在上升,这种感觉又让他们买得更多。通货膨胀使利润表看起来越来越好看,美联储试图用此告诉投资者,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基础——企业的利润未来将继续走高,你们应该现在就买,立刻买。”凯尔纳称。
    富国银行顾问公司高级证券策略师雷恩则称:“然而,今天的投资者对大跌仍存有阴影,比起错过在14000点获利的恐慌,他们更怕轻率入市后亏得更多,所以手里仍持有大量债券和现金。”
    保德信集团的策略分析师昆西·克劳斯比也指出,重上14000点后第二天的回调,就是在提醒投资者留意,目前的欧洲正在发生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欧元区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那只能表明是债务危机的最低谷已经过去了,债务危机过后欧元区还要面临因财政紧缩而带来的经济收缩等负面影响。
    资金大转移?
    这一轮资金从债市转战股市,引发了市场关于“资金大转移”的讨论,很多乐观派据此认为小投资人未来将陆续逃离债券等安全市场,在资金的推动下,股市的多头行情将再创新高。
    然而与此同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迟到的小投资人大批涌入股市这个狂欢派对时,也意味着多头行情将进入尾声阶段,“资金大转移”最终只会变成一个完美的炒作题材。
    “我们不该只观察几个星期,就把未来推论成自己所希望的趋势。过去几年,多少次市场回暖时,股市资金都会回流,但这并不代表趋势就能持续。”花旗集团首席美股策略分析师托拜厄斯指出。
    在他看来,今年1月的资金强势有其特殊性,去年12月,很多公司派发了大量特别股息,这些资金有再投资的冲动;此外,去年12月时还有很多资金为了避税而出售资产,这部分变现后的资金也在今年年初开始回流股市。
    资金真的会放弃持续了30年的债券涨势,全身心投入股市的怀抱吗?
    哥伦比亚管理顾问公司首席策略师大卫·祖依透露,最近很多基金管理业界的人士向他咨询过资金会否从债市向股市转向的问题,“看的出,金融危机过后,投资人仍对专注股市非常犹豫,相比之下,他们更关心股市投资人大增所带来的新增业务。”
    而数据显示,今年1月债券型基金仍旧是资金净流入的趋势,首周流入债券市场的资金额为94亿美元,第二周为106亿美元,第三周为80亿美元。今年1月,美国高评级债券的发行金额甚至创下了第二高的纪录,达到1117.25亿美元。
    “流入股市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现金和货币市场。因为根据PIMCO在1月的资金流动情况,并没有债券和股票的轮动迹象。”全球最大债券基金——PIMCO总回报债券基金的操盘经理格罗斯表示。
    事实似乎正如格罗斯所说,来自iMoneyNet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和12月,123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了货币市场基金;而1月投资人又将其中的314.5亿美元撤出,这部分资金正逐渐流入股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资金又有了流回货币型基金的趋势。根据托拜厄斯的预测,股市与债市若想出现重大的资金转向,恐怕至少还要等上一年。
    经济转好获印证
    虽然资金是否真从债券市场流入股市的趋势尚未有定论,但是有一点需要承认的是,同金融危机时相比,美国股市当前已经有了很大起色。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与2009年3月相比,涨幅已经超过120%。这得益于经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
    来自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在当前的财报季中,大部分标普500成份股的业绩和营收都超过获利预估,这与先前两个财报季已有很大不同,彼时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营收超越预期。这其中,有81%的科技业公布的获利高于预估;能源、工业及消费性电子企业中,也有逾70%的企业业绩高于预期。
    2月5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2013年1月ISM非制造业PMI为55.2,略低于去年12月的55.7,高于预期的55;其中就业指数由去年12月的55.3升至57.5,为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分析师们看来,这一结果与美国的经济温和增长形势相一致,显示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复苏趋势,良好的就业数据将有助于安抚人们对去年四季度经济收缩0.1%所产生的担忧情绪。
    美联储政策委员会也相信,虽然截至目前,复苏的进程仍不温不火,但在货币政策的持续帮助下,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复苏的轨道上。美联储表示:“委员会预计在合适的宽松政策下,经济将小幅增长,失业率将逐步下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