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学前教育:缺人更缺钱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30 23:37:00

摘要:全国地方两会收官在即,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成今年各地两会上的焦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全国地方两会收官在即,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成今年各地两会上的焦点。
    “将3岁至5岁的幼儿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畴,这是我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建议之一。”1月29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幼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势在必行,但是是向上延伸至高中阶段还是向下延伸到幼儿园阶段一直备受争议,他个人认为,无论是从成长阶段还是政府监管层面来看,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意义更重大,也更可行。
    本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广东、浙江、深圳、吉林、云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甘肃等近20个省市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均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作为此次两会的建议之一,此建议所涉及的省市数量和出镜频率均超过以往。
    “公立幼儿园少、幼儿园师资缺乏、入园难和入园贵等问题逐年加剧。”一位教育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优秀的幼儿园一直是家长们争抢的对象,简单地通过价格杠杆已经很难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师资欠均衡逐年加剧
    公立幼儿园难上,私立幼儿园太贵。教育部资料显示,我国3-6岁学前适龄儿童有近6000万名,其中一半孩子因为费用或名额问题,不能接受幼儿园教育。
    “全国公立幼儿园的比例仅占8%左右,学前教育机构大量缺失。”湖南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耀告诉记者,公立幼儿园由国家拨款,而私立幼儿园需要自负盈亏,教师工资、房租和水电的三大块费用使其成本支出远远超出同等资质的公立幼儿园,而这也是造成学前适龄儿童入园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学前教育教师的大量缺乏,也使得学前教育有苦难言。而缺失的原因除了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外,与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偏低有很大的关系。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国家并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的待遇和编制均受到影响,很多幼儿师范的毕业生要么放弃幼师工作,要么通过各种渠道转为小学老师。
    据王耀估计:“幼师空缺数量在75%以上。”
    因此,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自然成为了近年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而相关部门也在调整入园价格、增加园区数量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大都无异于杯水车薪。
    “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这些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从政府的角度讲,义务教育延伸至高中阶段还是幼儿园尚难决定,但我觉得学前教育的问题较高中阶段更紧迫。因为高中阶段属于分化的阶段,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上职业高中的,有上精英高中的,还有选择去技校的,既然如此,把这个阶段做义务免费教育是不合适的。但幼儿园不一样,它属于公共教育,提高这个阶段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尤其重要。”王幼君说。
    更重要的是,一旦纳入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就可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实物可以进行政府采购,服务也可以政府采购,政府按孩子数量进行拨款,无关乎公立或是私立,都可到市场上去竞争。”王幼君表示,这些仅为方向性的建议,待市场做出一定反应后,他还会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并细化相关建议内容。
    显然,只有幼儿园的经济压力缓解了,才能进一步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进入幼儿园,从而解决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
    北京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王晶表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趋势,但纳入的年龄阶段和具体时间还需等待。
    教育经费
    向学前教育倾斜
    随着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也水涨船高。
    本报记者从教育部近期公布的2013年工作要点中发现,学前教育也被列入其中。文件明确表示,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入园难、入园贵”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都将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其中,在办好学前教育方面,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对各地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的督导检查。推动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出台幼儿园玩教具配备标准。完善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针对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和发展方向,今年各地教育经费将纷纷向学前教育倾斜,专项拨款数额也明显高于往年。
    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广州市财政拟安排学前教育经费4.33亿元,比2012年增加0.33亿元;新疆也将新增1.6亿支持学前教育;而深圳更是将学前教育作为2013年工作的一大重点,计划投资8.5亿支持学前教育。
    “教育经费的支出虽然逐渐递增,但前几年教育经费依然没有达到GDP的4%。”王幼君坦言。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2011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对教育总体投入和各个类别的分项资金投入等问题进行解读时承诺:2012年教育的支出要达到GDP的4%。
    不负众望。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看到,2012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519322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21165亿元,据此计算,2012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约为4.08%,教育支出占GDP4%的承诺首次得以实现。
    教育经费总体支出乐观,但学前教育因不属于义务教育,政府对这部分的经费投入依然处于偏低的水平。记者通过数据计算得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15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学前教育,仅占当年教育经费总额的0.7%。
    因此,沈阳市18名人大代表联合建议: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充分挖掘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力争到2017年,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比例达到8%以上。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