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做强比指标更重要

作者:寇建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26 00:09:00

摘要:1月22日,由国务院12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汽车行业位列九大行业之首。
寇建东
    1月22日,由国务院12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汽车行业位列九大行业之首。
    《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的兼并重组目标——到2015年,前十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此外,《指导意见》针对汽车行业从整车、零部件、服务领域以及跨国并购等四个层面,提出了不同指导意见。
    事实上,来自最高决策层针对汽车业重组的声音一直是近些年的“主旋律”。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提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此次,《规划》给出了明确指标,指出汽车行业前十家企业的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而在更早的2009年,为抵御全球金融风暴,国务院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同样提出了类似的目标,即,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综合前两个针对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这一次的《指导意见》并无太多新意,其中,有关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这一具体指标在一年前便已提出。这也是《指导意见》出台后,在业界并未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之一。
    未能在业界掀起波澜的原因之二,在于《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具体指标距实现只有一步之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吉利)销量合计为1686.2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2%,高于全行业增速0.9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3%。而在2011年,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为87%。
    距2015年尚有三年时间,考虑到影响去年车市的外部客观原因短时期内不会再出现,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内的机构对今年车市给出了全年增长超7%的乐观预期。水涨船高,十大的整体增幅同样可期,并将高于全行业增速。如是,到2015年《指导意见》提出的指标并不难实现。
    然而,在这一并不难完成的任务之后,是十大所肩负的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更为艰巨的重任。
    2012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这也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整体市场如此,在排名前十的大企业集团内部(不包括长城、奇瑞、吉利)同样如此。以2012年排名第一的上汽为例,去年上汽全年销量达到445万辆(其中商用车约为15万辆),同比增长12.24%;但在上汽全年销量中,合资公司销量达410万辆,占总销量的92%,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20万辆,仅占4%。2011年,上汽的这一内部比例也大致相同。
    与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下滑相伴的是汽车行业研发投入。统计显示:自2008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已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其中,2008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为2.1%,2009年这一比例为1.9%,而至2010年和2011年,这一比例已低至1.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日前撰文指出,“我国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2%,仅及国际水平的一半。这么低的研发投入,在过去以引进为主要技术来源的发展模式下,在行业、企业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情有可原。但在今天市场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并且需要加强自主创新,以建设汽车强国为目标的情况下,是万万不够的。”
    如果把《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看做中国汽车业进一步做大的外部推手,那么,真正让中国成为汽车强国的内生动力还在于整个行业对研发持续不断的有效的投入。相比前者,后者显然更为迫切,并更加必要。
(作者系本报汽车周刊执行主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