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全球央行的激进比赛

作者:王晓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26 00:04:00

摘要:在日本央行效仿欧美央行制定的“无上限”购债计划的背后,却处处是“陷阱”。

全球央行的激进比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1月22日,下午3点多,一辆黑色丰田轿车停在了位于日本东京永田町的首相官邸前,车上坐的正是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和日本经济再生担当相甘利明。两人是从刚刚结束的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赶来,在那个会议上,作为政府官员的甘利明再次参与了日本央行的货币会议,也是在那个会议上,日本央行最终做出了符合日本政府期望的政策——启动开放式购债计划,并将通胀目标提高至2%。
    二人此行的目的,是要将这一结果告知首相安倍晋三。从2012年11月份,宣布参加日本首相竞选,直至2013年1月出任,让日本央行积极起来一直都是安倍努力的方向,在不惜以修改法案约束日本央行独立性为威胁后,安倍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然而这些来之不易的政策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力。
    “无限量”的有限性
    在1月22日结束的为期两天的利率会议后,日本央行做出了追随欧美央行启动“无限量”资产购买计划。央行的货币政策声明称,在2013年末完成当前的资产购买计划后,从2014年起,日本央行将每个月购买一定数量的资产,且没有确定期限。按照计划,日本央行将从2014年开始每个月购买13万亿日元(1456亿美元)资产,其中包括2万亿日本国债。日本央行计划通过提高资产购买和放宽贷款规模等政策来释放更多的流动性。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第三次与日本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日本央行同意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并承诺实施大胆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物价目标。
    在与白川会晤之后,安倍表示日本央行的决定是一个“划时代的方案”。但是细节是魔鬼,在日本央行效仿欧美央行制定的“无上限”购债计划的背后却处处是“陷阱”。
    首先,日本央行虽然一致同意启动“无上限”购债计划,然而央行为这一资产购买计划设定的开始点却是在2014年,而且其资产购买规模也是仅比目前增加10万亿日元,之后将保持不变。与此同时,购债的内容也成为了政策产生效应大小的关键。在日本央行的购债名录上,日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企业债券、外国共同基金、房地产信托凭证、日本国债等将近14种资产都属“采购”内容,采购内容的繁杂,将直接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强度。而其中对于日本国债的购买又都集中于短期国债,在2014年有大量到期的日本国债将被赎回。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央行的“激进”措施将很难起到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的目的。“日本央行推出的措施并不是真正的无限量宽松措施,因而这一措施对市场的影响也将非常有限。”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生表示。
    如果刺激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央行所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也将只是一个数字。在将通胀目标提升至2%的表决中,日本央行货币委员会9名成员中,有两人投下了反对票。在反对这一目标的委员佐藤健裕和木内登英看来,2%的通胀目标远远超过了日本可持续的物价增幅水平。他们认为,日本央行设定2%的价格目标行为将损害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信任。
    与央行货币政策同一天发布的,还有日本央行对未来两年日本经济与通胀的预测。这份由日本自己得出的预测结果却为自己刚刚确定的“激进”政策泼上了“冷水”。预测结果显示,2012/2013财年,日本的GDP增幅预计为1.0%,低于此前预计的1.5%,而更糟糕的是日本CPI增长却有可能是负的0.2%,2013/2014财年情况也并未大幅好转,当年GDP增长或为2.3%,CPI也仅为0.9%,这距离央行的2%的通胀目标相距甚远。
    最后,在货币政策中,日本央行还“留有一手”,对于外界普遍预期的日本央行可能会解除0.1%的短期利率下限,日本央行予以了保留。
    在白川与安倍的“摔跤赛”中,目前看是后者占据了上风,然而对于“无上限”措施的处处设限,也意味着这场比赛只是行至中局,在4月白川任期到期后,新行长也许还将为日本带来更激进的新政策。然而更激进却未必更有意义。
    无人喝彩
    面对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除了安倍及其幕僚表现出些许兴奋之情外,其余的人反应却十分冷淡。
    作为这一政策的第一经手人,白川对这一政策的出台表达的更多的是无奈之情。在22日于首相官邸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站在甘利明与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边上的白川脸上始终难以看到任何表情,在甘利明与麻生对新货币政策表达了赞扬之后,白川只是简短地表示希望尽早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需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并健全财政。“我认为已经让政府理解了央行的理念。”白川在发布会上说。在出席记者会的共同社记者看来,白川讲话的口气十分“冷静”。而在此之前,在日本央行举行的货币政策发布会上,没有安倍内阁官员陪同的白川还再次警告,“日本央行在5个月内4次放宽货币政策是反常举动。”
    白川的无奈正是源自于他对日本财政健康的担忧。作为一个公共债务已经达到其经济规模两倍的国家来说,“无上限”购债计划更多的影响也许只是加速日本政府滚落债务悬崖的速度。作为安倍的反对者,日本民主党原干事长舆石东也持有同样看法,他认为日本央行购买国债的行为,只是为一个浪费的政府“开动印钞机”提供借口。舆石东认为,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已经失灵,在此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解决损害经济效率的结构性问题。
    在2012年2月的会议上,日本央行将通胀目标上调至1%,并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日元贬值势头,日元兑美元从75.91点,下跌至84.17,下跌超过800多点,然而正是由于政策传导受阻,在2012年4月,日元兑美元再次重返77点位附近,之后虽有日本央行的5次购债计划配合,日元仍难以抑制上涨势头。
    此次日本央行虽将通胀目标再次上调至2%,然而市场对于其传导途径不畅的担忧情绪却并没有减退。自安倍开始尝试推行其“激进货币主义”政策以来,日经指数已经上涨了20%,日元兑美元也一度下跌至90:1附近,贬值近13%。在1月22日,“激进货币主义”落靴当天,市场做出了反向操作,当日,日经指数收盘下跌0.4%,日元兑美元上涨近1.5%,一度逼近88.60关卡。“如果日本央行成功了,那将成为真正改变日本局面的机构。但是,基于对过去15年的观察,你不得不存在一些怀疑情绪,怀疑此类政府行动会产生多大程度的传导。”罗素投资全球投资策略部负责人安德鲁·皮斯说。
    正当日本政府还在为央行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担忧时,另一个由日本央行激进货币政策所引发的争论却已经凸显。在继俄罗斯、德国政府官员对日本的货币政策将引发“新一轮货币战争”做出警告后,1月23日,英国央行行长金恩在演讲时也暗示,介于目前各国激进的货币政策影响,英国央行或许也将跟进,采取更多的刺激措施。“是时候检讨制定英国货币政策的职权范围了,现有的职权范围并未明确货币政策如何平衡短期增长和通胀。”金恩说,“央行已经做好准备,在必要的时候重新开始购债或降息。”
    英国央行目前的利率已经达到了历史低点,并且通过QE向经济注入了3750亿英镑。一旦其真的再次加入宽松梯队,在欧洲央行的“OMT”计划,和美联储的“无上限”购债计划背景下,英美欧三大央行的联手行动将对刚刚启动的日本央行“开放式”购债计划形成“围攻”,在一场全球央行互相“比烂”的竞赛中究竟谁将笑到最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