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外汇占款突增无须大惊小怪

作者:杨国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8 23:25:00

摘要:我国外汇占款结构,已由此前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的压力累积,逐渐转变为两者之间的压力相对冲销。
    央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8533万亿元(人民币),当月新增外汇占款1346亿元。
    尽管,与2011年相比,我国2012年的外汇占款余额增幅并不明显(仅为2%),但是,刚刚过去的12月份,其新增外汇占款却高达1346亿元,不仅比11月份外汇占款的负736亿元,大幅增加逾2000亿元,与2011年12月份的外汇占款相比,其同比更是增加了2300余亿元。
    外汇占款的短期突增,必然会带来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货币被动增发的压力是否因此重启?新一轮通胀是否有可能再次抬头?
    对于历来以外汇占款占主导的我国货币发行体系,这种担忧显然是合乎形式逻辑和惯性思维的,但是,如果我们洞察到2012年12月份外汇占款突增的短期因素以及1月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并真正认识到机构和民间持汇用汇的政策宽松以及外汇占款结构的大幅转变,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
    先论去年12月份外汇占款突增的短期因素,除去年3月份之后外贸顺差持续增加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基数放大外,美联储QE4推出后所形成的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亦是12月份外汇占款突增的关键因素,同时,伴随着年底结账周期的到来,部分之前持汇的企业或个人,为了度过年底的结账周期,亦不得不选择通过结汇增加自身流动性。而上述因素,除外贸顺差持续增加还稍具中期特征外,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其实更多是短期因素,因为2012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时低时高的走势,已经证明人民币汇率实质已告别单向升值,而进入双向波动阶段,之于年底结账周期,则毫无疑问更是短期因素。
    次论本月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关市场数据显示,1月14日的这周有9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其中1月15日有750亿元逆回购到期,1月17日有15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推算,仅1月15日央行即从银行体系净回笼资金650亿元(750亿元逆回购到期减去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故而,在今年一季度央票零到期以及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之下,去年12月外汇占款突增所释放的流动性,其绝大部分已被上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锁定,根本不必对此过于担忧。
    再论持汇用汇的政策宽松,其实,去年4月外管局发布的《完善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的通知》,即明确表明允许银行持有美元空头,这与之前银行受到结售汇头寸管理的严格限制相比,不仅意味着银行可以更加灵活地对自身头寸进行管理,更意味着银行(包括取得结售汇业务经营资格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持汇额度的放大和持汇周期的延长。与此同时,外管局更早已于2007年发布《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在度过此前因人民币持续升值而造成的企业“可持汇却不持汇”的阶段后,当下人民币双向波动区间的形成,显然增加了企业持汇用汇的可能性。此外,去年3月温州金改试点中的个人境外直投,以及外管局于去年年中为配合境内企业“走出去”而成立的“委贷办”,均为我国企业和个人未来更大幅度地持汇用汇,提供了更为可期的政策条件。至此,我国持汇用汇政策的渐进宽松,企业和民间持汇用汇额度的逐渐增加,显然均会对外汇占款的刚性压力起到减缓作用。
    最后论外汇占款结构的大幅转变,2012年全年贸易顺差为2311亿美元,增幅高达近50%,但同期我国外汇占款余额却仅增加了2%,二者之间过于悬殊的增幅,不仅因为民间持汇量的相对增加,以及短期外债集中偿还等因素,更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于,2012年我国资本项目已经初步呈现逆差态势——当然,回顾2012年,尽管QFII大幅扩容共计核准164亿美元,但依QFII分批进场的习惯,目前可能仅有40%左右进场,与此同时,2012年我国同期FDI(外商直接投资)却出现了近3年来的首次下降,全年仅5月份FDI同比微升0.05%,其余11个月份同比均为下跌态势,其中7月份FDI跌幅居然高达8.65%,2012年FDI比2011年减少了43亿美元,而这显然还不包括难以计入但实质存在的热钱流出。由此可见,我国外汇占款结构,已由此前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的压力累积,逐渐转变为两者之间的压力相对冲销,故而,我们亦不必对短期外汇占款突增过于担忧。
    实际上,之于当下而言,我们不仅不必对短期外汇占款突增感到大惊小怪,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应为未来外汇占款可能性的陡降担心,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资本逆差的持续,而且还极可能意味着贸易顺差的收窄,甚至亦呈逆差态势——这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对于一国经济体而言,其FDI的持续减少,显然与该国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有关,而这往往又是该国贸易顺差收窄,甚至呈现逆差的先兆。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