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基金公司掀扩容潮

作者:盛青红 曹丹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1 23:13:00

摘要:为什么在现有的小基金公司都食不果腹的环境下,仍有各路机构前仆后继筹备基金公司往围城里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盛青红 曹丹 广州、深圳报道
    2013年初,基金公司扩容起航,随着江信、前海开源、中原英石和华润元大4家基金公司获得证监会发放的“准生证”,国内基金公司扩容至77家。
    2012年年底公布的新《基金法》拟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保险以及私募这三类机构设立基金公司直接开展公募业务,2013年基金公司或迎来井喷。
    然而,自2011年成立以来的新基金公司仍在生死边缘挣扎,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2012年末国金通用、德邦、长安3家新基金公司的资产规模不足2亿元。对于这些小基金公司来说,节衣缩食或能勉强度日。
    “目前形势下,新老公司都在考虑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国内财富管理需求还是很旺的,新基金公司还是有机会的。”如同所有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一样,深圳刚获批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公司一筹备人对《华夏时报》坦承了他的愿景。
    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业人士均有担忧,未来基金公司或会出现合并调整的趋势,某些小基金公司或自生自灭,差异化将代替肉搏成为突围术,而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博弈也将是基金行业的重头戏。
    2013年基金公司或迎井喷
    随着证监会近日相继批复4家基金公司成立,国内基金公司扩容至77家,另根据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申请审核情况公示表》(截至2012年12月31日)显示,东海基金已通过评审会,只待一纸批文,湘财三星、华西群益、圆信永丰和国开泰富4家公司已经落实第一次反馈意见,道富基金的设立申请已经被受理。
    “2012年10月,证监会第一次反馈意见。11月,场检、过会通通完成。相比过去2到3年的筹备审核时间,这次的审批速度堪称神速。”一位熟悉前海开源基金公司筹备的人士告诉记者,80家基金公司很快会突破。
    2012年12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这3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在四路人马逐鹿公募基金市场的混战中,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势必要经历一场恶战方能找到立足之地。
    小基金公司挣扎前行
    “又有新基金公司加入渠道抢夺战了,小基金公司的渠道成本将被抬升。”上海一小型基金公司的渠道总监向记者道出了行业的无奈,银行渠道费用尾随佣金势必将会抬高,小基金公司又没有议价权,本来就弱势的小基金公司生存空间更狭窄了。
    而据刚刚获批成立的华润元大基金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公司主要筹备人近期一直在北京跟四大行谈判,确立托管行事宜。
    “第一只产品发什么、什么时间发,这些都要等托管行确定了才能定下来。”上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但是现在四大行很忙,谈起来不容易。
    尚未正式运营的新基金公司已感觉四面受压。事实上,正在路上修行的小基金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按照基金业内默认的“百亿标准”,即一家基金公司只有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才有更大可能实现盈利,将有一大批小基金公司面临生存问题。
    然而,为什么在现有的小基金公司都食不果腹的环境下,仍有各路机构前仆后继筹备基金公司往围城里挤?
    “新基金公司没有历史包袱,每个刚成立的基金公司都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开创一条阳光大道。”华青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王乐乐道出了很多新基金公司刚成立时的战略宏图。
    “另外,从战略布局上,基金牌照也是金融牌照上重要的版图,财富管理理念的推进,将基金通道转化为财富创造,将公募基金公司发展成财富管理型公司。”王乐乐继续向记者分析大家往围城里挤的原因。
    差异化突围术
    在前十大基金公司占据近50%规模份额的高度集中化市场中,小基金公司如何突围分得一杯羹、站稳脚跟将是每一家新基金公司筹备时思考过千万遍的问题。
    前海开源基金公司筹备人向记者透露,前海开源实行专业化战略,并且借助前海地区优惠政策及金融优势,借势而出。据记者了解,前海开源正在大力延揽固定收益、量化投资及专户方面的人才。
    不过著名理财师高靓略显担忧,“目前来看,细分、差异化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对外营销层面上的。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和创新产品,从本质上说很难,最终趋同的情况不可避免。小公司只能赌一两只重仓股,但是资金量决定了话语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