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中国战略谋变
摘要: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三菱汽车似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今年10月,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三菱汽车占股25%的东南汽车或被东风收购,三菱也将借此“攀得高枝”;而12月18日全新一代欧蓝德的上市,则进一步强化了三菱汽车的产品阵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寇建东 北京报道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三菱汽车似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最好时光”。今年10月,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三菱汽车占股25%的东南汽车或被东风收购,三菱也将借此“攀得高枝”;而12月18日全新一代欧蓝德的上市,则进一步强化了三菱汽车的产品阵容……
“2015年(三菱汽车在中国实现销售)30万辆的目标现在没有变化。”作为全新欧蓝德上市活动中到场的最高管理层,三菱自动工业株式会社北亚洲第一部部长石井義祐高调表示。然而,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确定的中日关系前景,让三菱汽车实现这一目标变得更为困难。要想跻身中国汽车主流品牌,三菱必须拿出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好事连连
“和我们经历过的(其他)新车型导入时经销商初期配货的订货台数相比,这一次全新欧蓝德经销商初期订货台数是原来的两倍。”对全面负责三菱汽车进口车业务的三菱汽车销售(中国)公司总经理长泽裕之来说,或许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愉悦的心情了。
12月18日,全新一代三菱欧蓝德正式上市,与长泽裕之同样感到轻松的还有特意赶来的石井義祐。“今天看到我们新款欧蓝德之后,觉得它的外观设计怎么样?”面对媒体,石井甚至主动发问。
然而,就在新欧蓝德上市之前,呈现在石井和长泽裕之面前的还是三菱汽车在华不断下滑的销售数字。2011年,三菱汽车在华整体销量6万辆(包括东南汽车及变更前的广汽长丰),而今年只有4万辆;进口三菱方面则只有1.5万辆左右,仅达到去年销量的60%。
“(今年三菱销量下滑)有三个原因。”长泽裕之并没有避讳此前遭遇的窘境,“首先,我们最重要的一款车型欧蓝德EX劲界(上一代欧蓝德)已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因此销量有所下降。第二,我们在2011年单一车型销量最大的劲炫,在今年被国产。第三个原因是今年9月份以后,市场环境的变化造成销量受影响。”
长泽裕之所称的劲炫,正是在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合资公司正式成立的同一天下线的广汽三菱首款国产车型。今年10月12日,由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分别持股50%、33%和17%的合资公司广汽三菱正式挂牌。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广汽三菱的成立算是带给三菱汽车的最大喜事。
“三菱汽车在中国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发动机、整车国产化与进口车。发动机业务成长很快,但在整车国产领域,由于没有建立对等股比公司,发展速度稍微慢一点。广汽三菱是我们首次成立的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这对三菱是最理想的方式。”劲炫下线仪式上,广汽三菱总经理辰巳大助表示。
如今,随着全新欧蓝德的投放,并辅以在广州车展上上市的劲炫的联动效应,长泽裕之判断称,对三菱汽车而言2012年已经到了底部,2013年肯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希望三菱进口车2013年在(中国)国内的销量达到25000辆以上。其中,全新欧蓝德将约占80%。”
改变在即
然而,即便能在明年顺利达成2.5万辆的进口车型销量预期,但对三菱汽车更为宏大的目标来说,仍只是杯水车薪。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曾表示:“三菱汽车希望通过向社会及消费者提供迎合其需求的汽车产品,实现2015年在中国市场销售30万辆的销售目标。”
“2015年30万辆这个目标现在没有变化。但是,正如大家所知,今年秋天发生了对日系品牌并不是十分有利的状况。什么时候实现30万台的目标,接下来我们要认真研究。” 石井義祐先扬后抑。
事实上,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之一的三菱汽车,大部分时间只能算是一名看客。在此之前,三菱汽车在中国拥有东南汽车和广汽长丰两家合作伙伴,分别持有25%和14.59%的股权。但这两家企业难以实现50%的控股比,束缚着三菱汽车的中国战略发展。
“对于东南来说,三菱汽车出资比例比较低,我们投资比较少。我们也听说有这样的讲法,但是关于这方面我们三菱现在完全没有参与。”在谈及合作伙伴东南汽车有可能被东风汽车并购时,石井義祐虽然把三菱汽车“摘”至一边,却也流露出因占股比过低对此事的无奈。
不过,令三菱汽车稍感安慰的是广汽三菱的正式成立。“目标我们早已明确,3年之内,要将广汽三菱打造成为三菱汽车在全球最大级别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5年之内,成为中国最大的SUV生产的企业。”今年10月12日广汽三菱挂牌仪式上,辰巳大助放出豪言。
按照广汽三菱的规划,为完成三到五年的目标,广汽三菱将迅速投产其他SUV产品,除新劲炫之外,帕杰罗劲畅、欧蓝德等车型也将随后国产。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表示,广汽三菱希望能将三菱与SUV之间的联想画等号,但这并不意味广汽三菱将来不做轿车。
“我们当然有针对中国市场,开发针对中国车型的想法。”石井義祐透露道,“但这并不是我们三菱一家就能决定的,市场的需求到底怎么样?如果是合资企业,还有中方合作伙伴的想法。这些我们都是要考虑到的。”
兼顾中方合作伙伴的利益,这是三菱汽车的另一改变。“三菱汽车进入中国,我们就是外国人,外国人肯定对中国市场有认知不够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后要带着谦虚、请教、好学的态度,多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广汽集团,包括我们的经销商沟通,他们对市场是很了解的。” 辰巳大助的表态放低了三菱汽车的身段。而这,正是三菱汽车融入中国市场最为关键的一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