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倍增 车市“狂奔”?
摘要: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了重点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城镇化已经被定调为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
寇建东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了重点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城镇化已经被定调为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而除了加速城镇化进程,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将成为扩大内需的有力推手。
不断持续改善的民生能为进入微增长周期的车市带来新的活力吗?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曾撰文:上世纪60年代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曾经是推动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而与之相对应的是,1967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百万辆。1970年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达到238万辆,千人平均保有量达到170辆,比1950年增加了近60倍。普通劳动者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汽车成为普通人的代步工具,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中收入倍增者指的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翻一番。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三方面,除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第三方面正是抓好收入分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称,这一计划目前已经在贵州等地开始实施,这说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政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提到拉动内需,就必须要先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而这依赖于收入分配的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也是2013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城镇化被指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会有两亿甚至三亿农民进驻城市。
收入的增加和消费人群基数的扩大,都为明年至2020年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带来了利好。贾新光测算的一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与此相对应,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 4.8万亿元增长至18.4万亿元,年均增长16%。据此测算,到202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国消费总规模将达到64万亿元。2011年汽车工业销售总产值4.92万亿元,如果按乘用车销售产值3.5万亿元计算,接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按这个比例,到2020年消费总规模64万亿元时,汽车的消费额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即使销售量增长率稳定在个位数,今后8年也将新增两亿辆汽车,城市家庭用车将基本普及。因此,无论市场总量还是市场结构,消费的新飞跃将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除了直接与汽车市场产生“交集”的城镇化、收入分配改革,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也能一定程度地在客观上促进汽车消费。毕竟,钱袋子鼓起来的消费者在房地产投资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汽车将成为为数不多的消费途径之一。
汽车市场进入微增长周期,在业内已形成共识,但只是相对以往动辄百分之二三十以上的高增长。相反,在一系列大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保障的背景下,汽车企业更应作出积极的调整,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汽车市场走得又稳又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