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欧洲的“年终总结”

作者:梁婷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4 23:42:00

摘要:毫无疑问,峰会能否在银行业联盟相关议题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于它举行的财长会议的结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梁婷婷 北京报道
    2012年12月10日,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同台就座,共同迎接属于欧盟的诺贝尔和平奖。其乐融融的现场氛围,险些让人忘记三天后的欧盟峰会上,以德法为首的欧盟各国可能会迎来今年里最后一场博弈。
    年内最后一次博弈
    12月13日下午5时许,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领导人峰会如约而至。
    “自今年夏天以来,我们在努力克服危机方面取得了很多的进步。”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峰会开场时发言。“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然而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去完成。”
    按照计划,之前公布的由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欧元集团主席容克与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共同起草的有关建立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路线图”的报告,是此次峰会讨论的主要基础。
    “路线图”计划,欧盟将分三个阶段来建立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在未来6到18个月,欧盟各国将优先执行经济治理方面的改革,为建立欧洲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而努力;在18个月之后的中期阶段,各国将进一步加强预算和经济政策的共同行动;在5年后的长期阶段,相关国家将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运行的“欧元区预算”,为经济与货币联盟提供财力支持,并支持处于经济困境中的成员国。
    显而易见,各国远未对太过“遥远”的未来作出实质性的准备。由范龙佩带领草拟的这份预案具有实质性展望意义的部分,最终还是要落在具有即期效应的关于银行业联盟的问题上。这也使得成立欧洲银行业联盟的相关议题成为此次峰会的重点。
    然而,由于德国和法国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一问题上存在极大的分歧,外界对于欧盟这场“年会”能否成功普遍持有怀疑态度。
    可是,戏剧性的是,就在这一看似悬念丛生的“年终大戏”开演的几小时前,突然峰回路转,预期的“跌宕起伏”瞬间趋向了“平稳”。
    当地时间12月13日黎明前,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财长会上传来捷报。经过长达近14个小时的博弈,欧盟财长会议最终就欧盟银行业的统一监管主体达成协议。欧洲央行获得授权,成为监管核心,负责监管至少200家欧元区的大银行,并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对小银行进行干预,从而在结成银行业联盟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毫无疑问,峰会能否在银行业联盟相关议题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于它举行的财长会议的结果。
    年终大戏提前“剧透”。
    “折中”的统一监管
    统一监管可谓是欧洲银行业联盟“长征”中的第一步。
    今年5月23日举行的欧盟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巴罗佐首先提出了“欧洲银行联盟”的概念。6月28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委员会就银行业联盟提出了包括建立由欧洲央行为核心的单一监管三步走的设想。此后,在9月12日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上,巴罗佐向议员提交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对外公布建立“欧洲银行联盟”的计划;随后10月26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各国同意在2013年1月1日完成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的法律框架文件的编制。
    然而,数月以来,如果授权欧洲央行,让其扮演银行业监管主体的角色,其监管的“门槛”问题,成为拖累欧盟各层面在此博弈中的主要议题。
    就在前一周的财长会议上,银行业联盟的构想还因为法德两国看似不能调和的分歧,而继续徘徊在迟迟不能迈出授权欧洲央行统一监管的第一步的尴尬境地里。
    法国财长莫斯可维西希望欧洲央行对欧元区近6000家银行具有广泛的监管权。而由于担心德国沦为银行业联盟中某种意义上的“拨款机构”,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则认为欧洲央行应该只对那些对欧洲全局具有重要性意义的银行具有监管权,期望保留德国对社区储蓄银行的主要监管权。会议现场,德国财长因为德国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几乎拒绝了欧洲央行对银行业具有最终监管决策权的提议。
    就在外界普遍对此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刻,12月10日,欧盟轮值主席国塞浦路斯提出了一份“折中”的提议,建议将欧洲央行的监管门槛划在资产超过300亿欧元,或者资产规模达到本国经济规模五分之一,抑或是至少在三个成员国营运的银行。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银行才会受到欧洲央行的直接监管。这一提议得到了德法在内的欧洲各国财长的普遍认同。
    “毫无疑问,该提议使得德法双方的诉求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调和。按照这一提议,相当数量的法国银行将如愿被纳入欧洲央行的统一监管下,而德国由于其银行业系统分散性的特点,将只有少数的银行会迎来欧洲央行的监管。”英国广播公司(BBC)商业编辑罗伯特·佩斯顿事后评论道。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德国目前共有3183家银行,银行业的分散性使得其大型银行只有4家,其它的均为中小型银行。
    就在财长会议上传来消息的数小时后,默克尔告诉德国联邦议院,称德国的核心需求得到了维护。
    法国财长也在会后表示了满意。“这标志着欧盟成功地朝着建立银行业联盟迈出第一步。”莫斯可维西说。接下来,这一决议还要在欧盟峰会上得到各国领导人的最终“政治确认”。截至记者发稿,领导人峰会还在进行中。
    跳出恶性循环
    事实上,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银行系统与欧洲主权债务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明显。
    一方面,为了应对银行系统频频出现的危机,孱弱的欧洲各国政府往往被迫要动用中央银行为其进行注资等手段来对银行系统出现的危机进行干预。然而,这种对银行系统的大规模救助实质上是为本就高筑的政府公共债务压上了又一沉重的负担,加大了引发欧洲政府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另一方面,欧洲银行的健康又反过来与政府的主权债休戚相关。欧洲主权债的主要债权人是欧洲各大银行,当一国政府的负债过高时,该国的银行往往也就被裹挟进主权债务的泥沼中。
    同时,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可怕的“危机前瞻”。那就是如果发生主权债务违约,一级资本储备本就不足的欧洲银行,据统计其中的80%将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状况。这将可能引发另一场全球金融的大海啸。
    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局面,欧盟计划首先赋予欧洲央行统一的监管权,然后设立基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银行破产清算,最后建立一套健全的存款保险体制,在银行出现危机或破产的时候保护储户利益。分三步建立银行业联盟,从而在欧元区内分摊应对银行业危机的成本。
    正如欧盟委员会对银行业联盟描述的那样——“对欧盟的银行进行共同的监管,可以更好地保护储户,重树信心以及帮助金融部门在震荡中得到缓冲,是把欧洲从危机中拉拽出来的重要的步骤。”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