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不是赌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勇 北京报道
日前,经济学者、英联国际不动产董事长郭建波在微博上约赌任志强,其称“一线城市楼价的全面下跌行情即将开始”,并称如果明年3月中国楼市出现上涨,将在北京长安街裸奔十公里,反之则要求任志强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微博时代的赌局更便于业内人士的围观,其回应方式也别有特点。任志强先是用两个大笑表情予以回应,之后,才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以“真够无聊的”回应郭建波。
这场赌局也成为最近业内人士调侃的话题。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这种赌局明显带有“博眼球”的炒作成分,尽管郭建波称设下赌局是为了“让任志强不再忽悠”,但业内质疑其真正目的。
打开郭建波的微博,便可看到,其近期所有的内容都与和任志强的这场赌局有关,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基本上都被他评论并转发。
在各个行业中,房地产行业可谓是最具娱乐精神的,正如华高莱斯总经理李忠所言:“我秀故我在。”个别原本默默无闻的业内人士也因赌局而名声大噪,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这也算得上是房地产行业的特有现象了。
上一个向任志强约赌的是业内资深人士牛刀。牛刀可谓是房地产赌局开先河之人。2008年,他在“深圳房价赌局”中完胜北大教授徐滇庆从而名声大振。2010年,牛刀“叫板”任志强,称当年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超过5%,就再也不谈房价;如果涨幅不足5%,则请任志强从此闭嘴。不幸的是,这次闭嘴的是牛刀,输了的牛刀表示今后再也不回应赌局的事情。
2010年,独立财经观察家侯宁与业内人士陈宝存关于“两年后北京五环内房价是否会降50%”的赌局也以侯宁告负为结局。而2005年易宪容预测的“上海房价会下跌50%,北京会下跌30%”成为一个笑话,对宏观经济研究颇有造诣的谢国忠对当年上海市场的预测也未一语成谶。
事实上,纵观房地产行业内的各种赌局,其焦点都是房价问题。除了2008年“深圳房价赌局”,凡是预测房价下跌的一方,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这似乎也给了公众一个启示,那就是房价是不会跌的。按以往经验,似乎可以预见郭建波在长安街裸奔的场面。
但房地产毕竟不是赌场。正如专栏作家熊培云所言:“为自己未来的思考设赌局,与其说是自负,不如说是自我放逐,或者自掘一口深井,为自己尚未完成的思考盖棺定论。”
而对于房地产行业屡屡出现的赌局来说,除了设赌局的人想博取眼球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滋生了这种对房价狂热的对赌。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房价赌局的背后折射出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不透明的现状。
回顾地产业经历的几次调控,可以用“狼来了”来总结其效果。在2010年牛刀与任志强的赌局中,赢得赌局的任志强却招致众人的不满,因为房价又涨了。而从2010年4月开始的这一轮调控,人们对于房价是否能控制得住一直抱怀疑态度。最近这一轮回暖,正是人们对房价明年再次大涨的担忧。
全联房地产商会荣誉会长聂梅生认为,房地产行业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经济形势,如果经济下滑,那么房地产行业不会独善其身。而如今中国经济的运行始终存在种种不确定,房地产行业的趋势也存在着不确定性。相比以前的几轮调控,这一轮调控有太多不同之处,任何经验主义的判断都难免出现偏差。
每周末,各大机构的关于市场的成交量、成交价格的统计和分析就会出现在记者的邮箱中,而各家的统计数据和口径则不尽相同。而在短期的数据周期中,一点风吹草动,都被放大成市场趋势,左右购房者的情绪。
或许我们应该看看若干年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如何拒绝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长期看,人总要死的。”在充满变数的市场,预言家的不败神话早晚会破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