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限高令”八个月:卖不动的白酒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23 23:22:00

摘要:国务院推行公务消费“限高令”转眼已过去了8个月,公务消费占了相当比例的高档酒市场现在怎么样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国务院推行公务消费“限高令”转眼已过去了8个月,公务消费占了相当比例的高档酒市场现在怎么样了?
    11月23日,乐天玛特北京通州店,白酒产品占用着三排货架的位置,几乎每个品牌都有多款不同的产品,价格也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让人眼花缭乱。
      三排货架旁边,是一间10平米见方的小屋,里面摆放的是各大白酒的高端产品,从前价格多为千元。相对于货架销售区域,这间小屋稍显冷清,除了导购员领过来看酒的,很少有顾客在此驻足。
    北京华锐祥和商贸中心是一家白酒经销商,主要经营贵州茅台、水井坊、五粮液、国窖1573等高端白酒。该中心经理刘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生意不好做,高端白酒普遍“走不动”,低端白酒利润又低,所以他们的营业额比去年下降了两成。
    据悉,每年11月底,各单位为了赶在年底之前做账,都开始置备过节的年货,高端白酒也随之进入销售旺季。而今年,刘女士却发现自己没有往年那么忙了,一些老客户不再采购白酒,改为购买其他礼品。
      不光是高端酒,低端酒同样销量不好。乐天玛特通州店旁边是北京八里桥批发市场,这里批发的白酒主要是中低端产品。虽然白酒区就在市场大门旁边,位置很好,但客人却不多,大多数店面都关着门,老板坐在屋里,透过玻璃注视着过往的行人。
      销售不好,酒厂自然也受到波及。李刚(化名)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小型酒厂,他们的销售额就比去年差了近四成,有几个月因为没有订单,厂子还出现过短时间的停产。经销商进货的次数比以前少了,往年每两个月发一车货的,今年则改为半年发一车。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达535.20万千升,同比增长17.20%;1-5月,全国白酒利税合计558.29亿元,同比增长52.32%。这一数字似乎与现实不符。对此,李刚解释说,白酒行业的产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增速已是逐年减少,由于白酒毛利率较高,加之这两年高端白酒的价格涨幅也比较大,所以利税增加也很正常。
    往年此时,白酒厂家大多已经开始全力生产,为春节市场备货。而今年,在塑化剂风波影响下,白酒厂家生产不再活跃,白酒的春节销售旺季很有可能因此受到冲击。
    除此之外,刘女士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白酒涨价,二是公务消费“限高令”。
    2010年时,一瓶53度飞天茅台酒拿货价还在1000元,而去年,这一数字则飙升到1900元,涨幅近一倍,如此高的价格让很多客户望而却步。今年,虽然拿货价回落到1300元,但部分客户已经流失。
    另一方面,今年3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即为公务消费“限高令”。该政策也对高端白酒消费起到了明显的限制作用,刘女士说,他们的很多单位客户都不再购买高端白酒,因为报销时审批非常严格,根本通不过。
    除了以上两点,李刚还认为,需求放缓和产能过剩才是高端白酒“旺季不旺”的根本原因。
    需求方面,今年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多个行业表现低迷。白酒的主要去处除了三公消费以外,个人消费者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人群,如从事建筑、制造等行业的产业工人,这些行业今年普遍萎缩,从业者收入减少,购买力也就随之降低。白酒不像粮油,它属于非必需品,所以在消费能力不足时就会首先被舍弃。
    产能方面,过剩现象非常严重。按照《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但仅2011年一年,白酒产量就已经“达标”,还超出60多万千升。
    另外,白酒的品牌管理也非常混乱,据李刚介绍,酒鬼酒拥有约40-50个品种,洋河拥有约500-600个品种,五粮液的品种更是多达上千,商家透支主品牌影响力,无节制地推出子品牌,也加剧了产能过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