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小型电动车低端起步

作者:孙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3 00:33:00

摘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当下已经成为众多车企获准成立、异地建厂的先决条件之一,上海大众“天越”、一汽大众“开利”、北京现代“首望”、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悦达起亚“典悦”等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把纯电动汽车排上了规划日程。
    打造新能源汽车,当下已经成为众多车企获准成立、异地建厂的先决条件之一,上海大众“天越”、一汽大众“开利”、北京现代“首望”、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悦达起亚“典悦”等合资企业自主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把纯电动汽车排上了规划日程;比亚迪、长安、众泰、海马等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则已提前一步投入实际运营;而更多的企业,则正在低调地进行类似的产业筹备。
    产业规模
    2011年,山东省共生产新能源汽车68203辆。其中,纯电动客车694辆,混合动力客车170辆;小型低速纯电动车64202辆,销售收入300亿元。仅时风集团一家,电动汽车产量就达到3万辆。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低速电动车潜在市场超过9000万辆。如果国家允许低速电动车挂牌,将会创造一个十分巨大的低速电动车市场,迅速培育起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兴产业。
    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曾经作过一个使用情况调研,这种低速电动车的市场有三个特点:购买者一般为中低收入;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是县城;使用过程中运行成本低。换言之,低速电动车与传统汽车市场形成互补,开拓了一个潜在的市场。同时,环保效益明显。据测算,100万辆低速电动车年可节约燃油折合标准煤56万吨,可减排二氧化碳64万吨,可以带动2000亿元的产业链。
    自始自终,山东的低速电动车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最前端。2009年8月,全国首部低速电动车地区级管理法规在山东发布,这部名为《山东省低速电动车管理办法(试行)》的地方法规,确定了低速电动车在山东地区的合法性。
    2009年9月,全国第一家主推低速电动车的行业组织——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联盟成立。2011年8月,全国首个低速电动汽车行业自律性标准在山东发布。
    不久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试点推广低速电动车的议案时明确表示,已经确定将山东省列为低速电动汽车试点地区。这对时风来说,是一大利好,低速电动车的概念有望得到正式认可,而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正在形成。据悉,为了促进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山东省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针对22家企业的零部件生产进行补贴,其中1/3用于低速电动车企业。
    专家解读
    事实上,随着我国电动车的产业化探索,支持发展低速小型电动车的专家队伍也呈扩大趋势,包括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两院院士陈清泉以及杨裕生、陈立泉和郑绵平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年初,四位院士曾联名“上书”国务院,建议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纯电动车优先发展微、小型车,而不是中档或者更大的轿车。
    甚至一些汽车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对低速电动车持开放态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就主张我国电动车应该从低端小型车入手。在目前情况下,国家鼓励大企业做电动车,但大企业不屑于做时速低、里程短的小型电动车,大企业做的电动车时速高、里程长,但价格也太过“高档”,难以市场化。然而,多是一些没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在做小型电动车,这些企业有粗制滥造的,也有认真做的,有些企业每年出口几千辆。
    郭孔辉认为,电动车也应该走过去自主品牌的路子,先从低端起步,积累技术与实力后再向高端发展。电动车数量多了,才能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技术进步与产量规模,形成电动车的产业链。目前,国内电动车无法普及缘于政策“偏见”,国家应大力普及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3万元起步低端电动汽车。
    2011年3月,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原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一行人到山东调研低速电动车发展情况,在走访了时风等企业之后,三位专家对山东小范围试点低速电动车持肯定态度。陈清泰表示,低速电动车满足广大城乡群众的出行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好,试点低速电动车是迟早的事。
    目前,山东省已经有30多家电动车企业,魏学勤认为,目前外界山东等地对低速电动车有些误读,山东鼓励低速电动车并不是无序发展,而是在设定技术标准与准入门槛、创新管理方式等前提下的跨越发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