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受累中东危局,出口商变进口商自救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0-25 15:38:00

摘要:面对延续半年之久的外贸寒冬,很多过去只做外贸生意的出口厂家,现在都开始内销了。

受累中东危局,出口商变进口商自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义乌报道
    10月21日-25日,第19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义博会)在义乌举行。作为商务部主办的三大出口商品展之一,义博会的规模仅次于广交会,加之义乌又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博会反映外贸情况的“风向标”意义不言而喻。
    10月22日,记者在义博会现场看到,一层的玩具、工艺品、文化办公用品等展区人流量较多,夹杂着厂商的流动广告,以及散发宣传单的工作人员,显得非常热闹。
    浙江浦江三菱制锁有限公司经理吴日山刚刚从广交会赶过来,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相对于广交会的冷清,义博会的人气还可以。只不过,看热闹的人占了多数,实际成交量偏少,目前他们还没有签到订单。
    记者走访玩具、五金、箱包、纺织、机械、工艺品等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了解到,目前的订单情况普遍不乐观,而这也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一贯行情。
    外贸订单量普降
    从石家庄远道赶来的瑞普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奎表示,今年义博会的人气没有往年旺。往年前3天人都很多,从第四天起才会逐渐减少。而今年,第二天的人已经明显比第一天少了。
    义乌市明荣线业有限公司经理李隆浩也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纺织品区,往年像浪莎袜业这样的大企业都是顾客盈门,接近于饱和状态,而今年则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来询价,工作人员也清闲了不少。
    义博会的情况并不奇怪。圣诞用品订单向来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经营圣诞彩球等装饰用品的义乌福斯特工艺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郎武表示,今年前9个月,他们公司销量下降了20%-30%,虽然客户流失并不多,但是每家客户的订货量都比以前少了。伟海拉链外贸经理方兰英也表示,他们今年以来销量下降了三成,原来一周发往国外2个柜(集装箱),现在两周才发1个柜。
    义乌海关附近云集着很多报关代理公司,外贸订单下降,他们的感觉也很明显。10月23日,记者来到一家报关公司门前,看到3位工作人员正在闲聊。他们告诉记者,往年10月份是圣诞订单的集中报关期,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而今年,他们还有时间出来“晒晒太阳”。
    受订单减少影响,厂家的开工率也出现了下降。义乌市龙达电子玩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去年他们厂子里有400名工人,而今年则减少到了200名左右。东莞市艾尔仕商贸有限公司销售及运营总监赖锦辉也表示,原来他们的工厂连自己接的订单都做不过来,而现在则不得不寻找代工项目,否则就会没活儿可干。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9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53亿美元,增长6.3%,其中出口1863.5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但是,义博会上接受采访的多家企业却表示,他们并没感觉到外贸的暖意。
    受累中东政局
    外贸订单下降,与中国商品的海外竞争力下降有关。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明显,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标价,对于外国采购商来讲已经是涨价了。再加上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义乌的人工成本最低已是3000元/月,这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不小的压力。
    同时,欧债危机持续得不到解决,对外贸影响也很大。浙江省商务厅金永辉说,浙江对欧盟出口占26%,所以受欧债危机影响比较大。杭州海关的统计数据则显示,前三季度浙江省对欧盟出口387.2亿美元,同比下降9.5%,降幅比1-8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对欧元区出口279.8亿美元,同比下降13.8%,降幅比1-8月扩大0.7个百分点。
    相对于以上两个原因,中东政局不稳才是影响义乌商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巡游马戏团”牌箱包销售经理袁园告诉记者,2008年金融危机刚开始时,义乌小商品出口受影响也很大,当时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曾经出现大规模的闭店潮。但是,从2009年开始,伊朗、阿联酋的采购量大幅增加,拯救了义乌的小商品市场。
    除了箱包,其他多个行业的厂家也表示,他们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都是中东。世诚游乐玩具有限公司经理罗勇说,这是因为出口到中东国家的门槛较低,只需要出具中国国内机构的认证就可以了。而在欧洲,很多国家都要求厂家必须通过他们国家的相关认证,认证手续还很繁琐。
    今年以来,伊朗出现核问题、叙利亚局势动荡,这都极大地影响了义乌小商品对中东地区的出口。根据“义乌指数”编制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份开始,印度已经取代伊朗成为义乌小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今年上半年,经义乌海关出口印度的小商品金额达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出口伊朗2.2亿美元,同比下降19.9%。而在去年同期,前三位依次为伊朗、印度、阿联酋。今年上半年,经义乌海关出口中东地区的小商品金额达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4%。出口货运量154.4万吨,仅增长23.5%。
    出口商自救
    面对延续半年之久的外贸寒冬,出口商不得不开始寻求自救。袁园说,很多过去只做外贸生意的厂家,现在都开始内销了。过去,外贸因为周期长,国外的采购商每半年来一次,采购量都很大;而内销周期短,每次采购的量也少,这就是为什么外贸比内销更受厂家欢迎的原因。而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开辟国内市场。
    此外,赖锦辉还注意到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有很多过去做出口贸易的商家改行做起了进口贸易。这是因为,出口越来越难做,而随着国内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对国外产品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则越来越强。
    义乌市侨拓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芳就属于转型商家之一,她现在主要经营德国高档厨具和西班牙橄榄油。今年,出口形势不好,但是她的生意却比去年好了很多。
    去年4月,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正式开业,并且设置了专门的进口商品馆。义乌杉瓦地贸易有限公司在这里经营皮革制品、天然香皂、天然精油、水果干等泰国特产。业务经理黄路军告诉记者,他们的顾客很多都是曾经到过泰国旅游的游客,这些人购买过泰国的商品,对其比较认可,能在国内“重逢”大多很惊喜,所以一买就是二三十件。
    本次义博会上,设有进口商品展,这里的人气也比其他区域旺一些。对此,义乌市人民政府会展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国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进出口平衡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趋势,今年商务部、财政部等将采取措施促进进口。义博会抓住机遇,积极组织境外企业和从事进口贸易的境内企业参展,进一步扩大进口商品展区规模,使义博会从外贸出口型展会向进口、出口、转口贸易并重、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展会转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