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达美的“6美元”成本账

作者:王潇雨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0-22 10:41:00

摘要:尽管航空业仍然被经济环境低迷的阴影所笼罩,但如同其他行业一样,紧抓“中国概念”被认为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对美国航空业而言亦是如此。
    尽管航空业仍然被经济环境低迷的阴影所笼罩,但如同其他行业一样,紧抓“中国概念”被认为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对美国航空业而言亦是如此。
    就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将全球载客量最大的空中客车A380客机投放到广州到洛杉矶航线的当天,其联盟合作伙伴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下称达美航空)CEO理查德·安德森在北京宣布了达美航空即将开通其第四条中美间的直航航线的消息。
    在明年6月开通上海与西雅图之间直航航线之后,达美航空将成为唯一一个同时从北京及上海通达美国西海岸门户西雅图的航空公司。尽管西雅图此前并非达美航空在北美的核心枢纽,但在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签署全面的合作协议之后,这家基地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本土航企将为达美航空在此构筑新支点提供地面服务以及航线网络等方面的全面支持。
    根据亚太航空中心(CAPA)8月份公布的全球航空公司运量及运力排名,达美航空在全球仅次于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下称美联航),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企业。但在过去两年中,达美航空是美国在中国运力增长最快的航空公司。根据OAG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间,达美航空中国航线座位数增幅为62%,远远超过中美航线目前最大的承运人美联航14%的增幅。
    对诸如达美航空这样的老牌航空企业而言,竞争不仅仅来自于美国航空、美联航这样传统的竞争对手,更有包括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内的一些廉价航空的挑战,而国际航线业务上也日益感受到来自中东地区航空公司快速扩张的威胁。老公司的优势在于经验以及成熟的航空枢纽网络布局,但也存在机龄高带来的油耗增加以及硬件设施老化等问题。
    理查德·安德森透露,达美航空将在2013年投资超过30亿美元,用于机场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全球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同时还将加快机队的更新换代工作以提升燃油效率。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达美航空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费城附近的Trainer炼油厂的收购。这一创举带来的是燃油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根据理查德·安德森透露的数据表明,此前达美航空需要为每桶布伦特原油付出24美元炼油成本,而通过自家的炼油厂这一成本可以下降到6美元一桶。
    在油价越来越成为航空公司阿克琉斯之踵的趋势之下,这一开全球航空公司之先河的并购对达美航空而言,其重要性或许将随着油价的攀升而愈发凸显。
    本报记者在10月12日独家专访了达美航空CEO理查德·安德森,对达美航空的发展以及全球民航业竞争形势的变化进行了交流。
    《华夏时报》:根据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达美航空在航线和枢纽布局上似乎有很大的调整,这种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理查德·安德森:运力的变化总是根据运量而调整。比如在中美航线上,两国之间有着巨大的客流量。当前达美航空从中国出发的航线客运需求增长很快。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会有很高的增长速度。上海是中国往来美国的最大市场,西雅图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航空市场,但两地之间目前没有直飞航线,因此我们选择开航这两地间的直飞航班。枢纽布局调整上也是根据航线网络的调整而进行的,比如说在北美的枢纽辛辛那提就因为燃油成本以及客流量的原因减少了航班量。
    《华夏时报》:达美收购炼油厂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行业监管机构对这样的“跨界”行为是怎样的态度?
    理查德·安德森:收购主要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我们有意去寻找一家合适的炼油厂进行收购。实际上我们在2011年就尝试收购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炼油厂,但没有成功。我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找到了这家价格合适、各方面条件也满足我们需求的炼油厂。我们的监管机构美国交通部对这次收购并没有表示异议,在美国这样一个自由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任何被反对的理由。
    《华夏时报》:达美航空在与美国西北航空合并后,一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是否规模越大越好?
    理查德·安德森:对航空公司而言,盈利能力要比规模更为重要。我们一直在调整和优化机队,为的是达到盈利能力的最优状态。达美目前机队规模超过1200架,我们也在不断削减机队,以达到最优的规模。
    《华夏时报》: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在航空联盟之外或者跨联盟进行业务合作,这是否说明联盟本身已经不适应目前航空业发展的需求?
    理查德·安德森:航空联盟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比如说我们与中国的东航和南航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还有一些更为深层的联系。联盟使得航空公司之间有更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像东航目前就有八位管理人员正在我们亚特兰大总部进行学习,这样的交流可以让航空公司更好地提升自身。当然除了在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航空联盟也不排斥与联盟外的航空公司开展合作。
    《华夏时报》:很多航空公司都抱怨政府对航空业征收过多的税费,这是否严重阻碍了航空业的发展?
    理查德·安德森:确实如此,不管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是这样。比如说美国国内机票的税率是25%,远远高于烟酒的税率。
    《华夏时报》:很多大型的航空公司都在逐渐剥离支线航空业务,作为美国50座级支线飞机最大的运营商,达美航空对旗下支线业务未来有怎样的构想?
    理查德·安德森:支线航空所带来的客流以及对航线网络的补充对达美非常重要,但是考虑到油价成本的提升,我们也会逐渐削减支线飞机的数量(达美航空最近宣布它将关闭支线子公司Comair)。
    《华夏时报》:美国的三大航空公司都经历了破产保护,廉价航空越来越受到欢迎,这是否意味着传统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
    理查德·安德森:在1982年之前,美国政府非常严格地控制和管理航空业,包括票价、服务以及航线等很多方面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但在1982年之后航空业被松绑了,于是出现了非常多的并购和整合。在没有政府帮助的情况下,航空业自身是能够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变化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