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海外合资模式有望破题

作者:孙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0-22 10:24:00

摘要:伴随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扩建项目的正式开工,上汽通用五菱为解决产能缺口的两地联动正变得愈加清晰。
    伴随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扩建项目的正式开工,上汽通用五菱为解决产能缺口的两地联动正变得愈加清晰。与今年可实现整车产能140万辆相比,原先柳州、青岛相加105万台的发动机产能已无法满足其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投建、柳东新乘用车基地今年11月投产,都成为上汽通用五菱在今年的合理注脚;而在一系列产能储备之外,其第三基地的选择和在海外独立成立合资公司的打算也已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现实产能需求
    2011年,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克森参观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时,曾将青岛工厂定位为通用旗下的样板工厂之一,他的高评价不仅源于一家跨国巨头看清了新兴市场的成本控制优势所在;同时让他兴奋的是,这种体系反哺能力不仅在影响通用在华的合资企业,更能将其直接输入到通用意图辐射到的海外市场,而这种成本控制优势恰恰是成熟的通用在既有体系内所急需寻找的新鲜血液。
    据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石国勇表示:“今年,青岛工厂负责生产的五菱荣光实销量将达到43万辆左右,而另一款由柳州本部生产的五菱宏光也将达到30万辆销售规模。”与艾克森到访的去年相比,这两款车的年度增量都达到了10万辆的规模。
    今年1-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汽通用五菱在商乘两端的整车实销数达到了108万辆,而石国勇的预计是,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140万辆;而目前柳州、青岛两地的发动机产能为105万台,即使将两地70万台和35万台的年产能合理拉升至80万台和40万台,这一数字也仅达到120万台。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应用于乘用车平台的P-TEC发动机除了提供给宝骏乐驰和宝骏630,还为上海通用的新赛欧做配套,今年有10万台的指标提供给上海通用烟台东岳,如果再加上其他系统外车企的采购量,今年柳州和青岛两大基地的发动机产能确实无法满足当下上汽通用五菱的整车匹配。
    而柳州、青岛两地的南北产能联动最终将定格于一年之后,10月17日宣布投建的青岛发动机工厂二期17.5万台发动机项目投产时间为2014年,而柳东乘用车基地的35万台乘用车发动机项目计划竣工时间为2013年,也就是说,短期内发动机匹配仍将影响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上攻。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柳州、青岛基地外,择址成立第三基地的呼声渐高。上汽通用五菱方面虽然肯定了这一想法的可行性,但最终对花落何处、何时落地等仍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海外增资与合资
    虽然青岛的新增发动机产能匹配项目刚刚上马,但同样由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生产的五菱荣光(N300)已于今年7月在埃及以KD件组装方式投入生产,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梅胜军透露,在青岛发动机二期项目一侧,专供出口的散件KD生产车间当下也已就位。
    而对于以同样产品输出方式投入印度市场的五菱宏光而言,其试生产已经完成,石国勇解释称:“由于印度方面新近提出了除汽油机外柴油机的搭配方案,预计五菱宏光将到年底在印度上市。”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款车的印度上市筹备阶段,相关海外媒体则透露出通用有意对此间与上汽联手成立的50∶50股比合资公司进一步扩大持股的想法。
    对这家2010年上汽与通用在印度市场对半股比成立的合资企业而言,上汽通用五菱主要承担任务是产品输入,但由于并非这家公司的股东方,无论是通用或上汽哪一方扩股,对当下的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业务收支而言,都构不成实际影响。
    据知情人士分析:“双方的合资公司如果在发展期遇到了现金流需求,通用作出扩股举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在2009年通用印度公司还是其亲生子,而上汽方面处于对海外市场的考虑评判、最后增资的过程显然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但无论是哪一方增资,目前都是从有利于双方合资企业的发展格局出发,至少在当下共同的海外市场开拓过程中,不存在谁要完全独资的必要性,甚至可以说,这次如果是通用增资,下次很有可能会是上汽增资。
    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第二大股东方,通用汽车一方面极力推崇其有效的成本控制,同时也依托自身早先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希望将其精益生产方式尽快导入,这其实仅仅是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发展模式之一;石国勇透露,未来SGMW考虑的方向是在海外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主体单独与其他企业合资。
    而选用该方案可能面临的品牌挑战是:在此之前,上汽通用五菱依托的是通用雪佛兰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和相对成熟的乘用车质量把控体系;如果单独合资,未来海外企业是否有必要或有能力摆脱雪佛兰的成熟体系独立存活,当下还是未知。而上汽通用五菱方面的看法是:“这将取决于合资企业所选择国家对相关产品的认知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