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冬不囤煤
摘要:作为基础行业,煤炭其下游的需求不旺,这是经销商不再囤煤的深层次原因。
10月11日深秋,京藏高速河北宣化段进京方向。路上车流不多,小轿车可以跑到120迈的最高限速。往年密密麻麻的拉煤货车,如今则变得稀少起来,只能偶尔看到一两辆。
经销商杨靖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往年这个时候,京藏高速上都是从内蒙古到天津的运煤车,由此造成的堵车有时甚至超过100公里;而今年,堵车的情况则很少发生。
杨靖西在秦皇岛港做了八年的煤炭生意,他表示,按照煤炭行业的惯例,每年9、10月份大秦线检修后煤价都会上涨。经销商利用这一规律,在8、9月提前囤一些煤,等到煤价上涨后再出手,一般都会稳赚不赔。今年囤煤现象则非常少见。煤炭的运输量相比往年减少很多,堵车也就不再发生了。
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铁路煤炭运输简况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1.69亿吨,同比减少2210万吨,下降11.6%。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张宏表示,经销商之所以不再囤煤,是因为库存一直处于高位。10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来广营东路的北京万吨煤炭销售中心,看到成堆的煤炭码在大门口,任凭风吹日晒,三辆货车停在一边,一动也不动。
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刘冬娜则认为,煤价预期涨幅不大,行业内普遍悲观,不急于采购,也是囤煤减少的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还在于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煤炭作为基础行业,其下游如电力、钢铁、水泥、陶瓷等行业普遍疲软,对煤炭的需求不旺,这是经销商不再囤煤的深层次原因。
囤煤不再
煤炭是一个淡旺季明显的行业,每年秋天大秦铁路都要检修,检修之前经销商会大量地采购,提前一个月抢运。等到检修开始后,一方面运力下降,另一方面冬储也开始了,电厂、热企包括民用方面都会大量地采购煤炭,煤价就会大幅上涨。这时一倒手每吨煤便能有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利润。
北京久兴伟业商贸中心经理苗振平表示,往年9月之前就要开始囤煤了,现在都进入10月份了,还是没有多少囤的,大部分经销商都是“随拉随走”。
陕西鑫源煤炭运销公司拥有运煤车辆400台,经营陕西、内蒙古到河北、天津、山东、河南等地的运煤业务。一位公司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往年一到9月,煤炭运输紧张,运费也就随之“哗哗”大涨;今年内蒙古到北京的运费却由240元/吨降低到了200元/吨。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走得慢”了,相比去年,他们今年9月份的煤炭运量少了十几万吨,业务额则减少了30万元。
北京宝龙通鑫型煤有限公司的李经理解释说,现在的贸易商90%以上都在亏损,出于应对,大量的小经销商已经不发货了,只有那些大经销商,为了维持和铁路部门的关系,保证运力紧张时能够得到请车皮计划,亏本也还在照常发货。
极个别照常囤煤的经销商则尝到了苦头。杨靖西告诉记者,他的朋友在7月份时囤了40万吨煤,资金占用了几千万元,现在看基本没有利润,不得已,到现在那些煤还在“不死不活”地放着。
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8月份铁路煤炭运输简况。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下降了11.6%;其中电煤1.18亿吨,同比减少1785万吨,下降13.1%。
大秦铁路的煤炭运量则更能体现囤煤的减少。6-8月,大秦线运量持续三个月同比下降,其中7、8月同比分别下降14.1%、15.3%。1-9月,大秦线累计完成煤炭运量3.1亿吨,累计同比下降3.6%。
消化不了的库存
今年以来,从煤矿、经销商到港口、电厂,煤炭行业各个环节的库存一直都处于高位运行。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位煤矿主杨先生告诉本报记者,相比去年同期,他们的库存多了30%-40%,附近其它煤矿的情况也差不多,各家的煤场都堆得满满的。
受此影响,很多煤矿开始减产,经营好的减产30%,经营不好的则干脆停产。山西大同浑源县一位煤矿主向记者介绍,他的矿从4月份开始就停产了,这在当地属于普遍现象,他们周边80%的煤矿现在都处于停顿状态。原来煤矿承包很抢手,如今有些煤矿则已经开始往外叫卖。
北京万吨煤炭销售中心旁边洗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煤炭进货的时候,他们也会帮忙装货卸货,挣点装卸费;但是最近,这方面的“外快”则明显减少很多,因为库存一直很高,企业进货次数比以前少了。
北京天一煤炭销售中心的滑经理表示,往年进50万吨的货能卖出30万吨,而今年则只能卖掉10万吨,这造成了企业库存的高企。
港口方面也不例外。10月1日,秦皇岛港煤炭自今年5月中旬后首次下降至600万吨以下为595.8万吨。此前,秦皇岛煤炭库存曾在6月中旬达到过940多万吨的高位。秦皇岛煤炭网煤炭分析师安志远向记者表示,最近,秦皇岛港煤炭调出量以及锚地船舶数量都出现了减少,这表明煤炭的需求减弱,去库存速度放缓。
此外,下游电厂的库存也很高。官方数据显示,9月下旬全国主要电力企业的电煤库存再度攀升至9000万吨以上的超高水平。全国主要六大电厂库存可用煤基本在24-25天左右,对煤炭的需求远没有往年迫切。
刘冬娜称,除了高库存,煤价一直在低位徘徊也是经销商不再囤煤的主要原因。从年初到现在,以秦皇岛港煤炭价格为例,个煤种的价格每吨平均下跌了210元左右。业内普遍预测四季度煤价反弹的幅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不急于采购,只要按期补库就可以了。
杨靖西表示,8月初以来,煤价已经开始小幅反弹。不过相对于下跌时每次5元、10元的跌幅,上涨时每次1元、2元的涨幅要小很多,煤价涨慢跌快,还不足以刺激贸易商开始囤煤。
经济“晴雨表”
经销商不囤煤,其根源在于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各行各业对于煤炭的需求上不来。
煤炭行业的下游主要有电力、钢铁、水泥等,今年以来,这些行业与往年相比普遍不太景气,产量下降,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煤炭的需求量下降。
以电力行业为例,杨靖西表示,今年浙江、江苏等地的很多工厂都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了,电力需求下降很大。再加之今年水电形势好,湖南省甚至有70%的发电量都由水电供应。所以火力发电量有所降低,有的电厂4台机组只运行2台,有一半都不开。这样一来,对煤炭的需求量自然就减少了。
钢铁也是。河北某钢厂生产制造部部长告诉记者,钢铁价格前段时间一直下行,受此影响很多钢厂开始停产检修,煤炭需求量下降,运输量也随之减少。这甚至影响到了铁路的运营,当地铁路部门甚至找上门来,求着他们多发点货。
水泥业也不例外。经营水泥生意的程先生告诉记者,受楼市调控影响,水泥今年销售困难,价格下跌了约110元/吨。受此影响,水泥厂普遍“停窑”检修,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就没有往年那么多了。
以上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煤炭销售比往年困难很多。以前的很多规律,在今年也统统失灵了。现在,煤炭行业普遍比较迷茫,大多数经销商也都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赌博。
10月8日,大秦线秋季检修如期开始,每日上午9点到12点停电施工三小时,检修将持续15天。受此影响,10月10日,海运煤炭网最新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637元/吨,较前一期上涨2元/吨。
而据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每次大秦线检修均会带来一轮煤价上涨,2010年大秦线秋季检修开始,动力煤价格经历了一轮长达两个月的上涨,上涨近100元/吨。
对比今年与以往的数据,安志远认为,本次大秦线秋季检修对环渤海地区煤炭市场的影响将大大减弱,煤价涨幅或非常有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