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战前之战
摘要:这种汇率的扭曲局面随着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加剧更加明显,并在2012年年初走出了陡升陡降的“心电图”曲线。
“拜托,兄弟,给我一小会儿时间。”10月7日,一位上了年纪穿着黑色罩袍的伊朗妇女在一扇落地窗前喊道,她从皮包中拿出两大捆面值为5万里亚尔的粉红色的钞票不停地抖动着。这扇落地窗属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Ferdowsi广场南面的一家外汇交易中心。在惯例开门的时间已经过去近一个半小时后,这家交易中心仍未开门营业。“行行好吧,你们的母亲会上天堂的。”这位妇女几乎是贴在窗子上朝里面的人说话。在她身后大约还有200多人在排队。在窗户的另一面,交易所里所有的工位也都坐满了工作人员,但是他们只能无所事事地看着外面。
大约三天前,因为伊朗货币里亚尔的剧贬,德黑兰市内刚刚发生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而政府也出动安全部队驱散以及逮捕了一些参与抗议的群众,并在那之后暂停了伊朗的外汇交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在外汇交易中心外的队伍又出现了一些混乱,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开始拍打交易中心的窗户。他们的确应该感到焦急,他们手中的货币在那一天又贬值了15%,而一周以来这些货币贬值了近60%,而自2010年12月,伊朗受到制裁以来,伊朗货币里亚尔已经贬值了300%。
为了稳定市场,10月7日,伊朗央行给出了官方的汇率价格为1美元兑换2.8万伊朗里亚尔。“这只是一个数字,现在你根本无法以这个比价换到美元。如果你考虑在黑市兑换,那么比值更可能是1美元兑换3万或者3.2万里亚尔。”一位从事外汇交易的人员在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长达两年的制裁,正在让里亚尔的面值急剧缩水,然而这对于伊朗来说或许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汇价严重扭曲
2010年7月,在奥巴马总统签署制裁伊朗的法案之前,里亚尔对美元的汇率刚刚超过10000∶1,无论是在黑市还是在官方的外汇市场上人们几乎都可以按这一汇率进行自由兑换。那时的伊朗人,他们并不会觉得进口鸡肉是奢侈品,大约20000里亚尔一公斤的鸡肉还是伊朗家庭的日常可见的食材。然而在那之后,美元与里亚尔的汇率开始出现剧烈波动,黑市和伊朗央行给出的官方汇率曲线开始“分道扬镳”。当伊朗官方或者是一些有裙带关系的人们以1∶12260里亚尔享受着进口商品时,伊朗的普通人只能以高于这汇率近一倍的价格从黑市换取他们所需要的外汇。
这种汇率的扭曲局面随着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加剧更加明显,并在2012年年初走出了陡升陡降的“心电图”曲线。当伊朗官方进行干预时,汇率保持在1∶20000里亚尔附近,担是,当伊朗官方放松监管时,在黑市,汇率就会大幅飙升。里亚尔的贬值使得受西方制裁的伊朗,物资更加短缺。作为伊朗一道家常菜中的主要材料——鸡肉价格上涨了近四倍,约为每公斤80000里亚尔。在伊朗民众放弃了食用鸡肉的同时,为了避免产生“仇富”心理,伊朗官方不得不敦促电视台尽量不要播放吃鸡肉的画面。
然而里亚尔的贬值趋势并没有因为减少食用鸡肉而放缓。在2012年上半年,里亚尔就贬值了近40%。更惊人的贬值还在后面,10月1日,在黑市交易中,1美元能兑换到30000里亚尔,较前一天贬值19%,在随后的几天中,甚至出现了1美元兑换40000里亚尔的历史最低汇率。里亚尔的贬值引发了民众的抗议,伊朗总统内贾德不得不下令关闭了伊朗的黑市交易。伊朗方面将在10月第一个星期发生的里亚尔剧贬原因归结为了西方制裁下的货币操纵行为,然而伊朗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通胀或许才是里亚尔贬值的重要原因。
按照伊朗官方给出的数据,8月份,伊朗的通胀率为23.5%,双位数的通胀率也许还并不是伊朗通胀的真实指标。由于没有更多的公开信息,外界一直很难判定伊朗经济的实际状况。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华盛顿保守派智库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高级研究员史蒂夫·H·汉克在连续几个月追踪了来自德黑兰的黑市数据后发现,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制裁后,伊朗似乎正在陷入恶性通胀中。按照汉克教授的计算模型,伊朗的月通胀率已经高达69.6%,年通胀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96%。这样的通胀率则意味着每39.8天伊朗的物价就是翻一倍,而每天的物价上涨幅度则为1.78%。(相比之下,美国的年通胀率才仅为1.69%。)
如果伊朗的通胀率真如汉克教授估算的那样,伊朗则将是中东地区第一个经历恶性通胀的国家。在如此高的通胀率之下,里亚尔或将成为全球(名义上)价值最低的货币。
早在刚刚受到制裁的2010年9月,内贾德就曾表示,为了抑制国内的高通胀率,将有可能把伊朗的现行货币面值金额去掉“三个零”。现在,里亚尔面对的恐怕是一个更为尴尬的局面。“伊朗货币很有可能会崩溃。”汉克认为。
持续制裁
里亚尔的贬值正在让伊朗经济遭遇严重的打击,但从另一方面这或许将为核谈判提供进一步的可能。
根据欧佩克的数据显示,伊朗拥有地球上9%的石油储备。按照IMF的保守估算,伊朗如此大份额的石油储备意味着,这个国家坐拥10万亿美元的石油储备,和3.5万亿美元的天然气储备。在2010年遭遇国际制裁之前,伊朗还因为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被高盛集团列入了一个名为“新钻11国”的集团,这个集团曾被看做是“金砖国家”的替代品。
然而制裁使得伊朗经济陷入了停滞,石油占该国出口收益的90%,在石油禁运的禁令下,这些收益正在消耗殆尽。根据欧佩克数据,伊朗的石油日产量处于过去20年中的最低值,在过去3年中,伊朗的石油日产量下降了近100万桶。石油收益的损失也威胁到伊朗的外汇储备,使得伊朗政府在干预汇率时也力不从心。在9月伊朗议会召开的由数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他们认为西方的制裁对于伊朗经济的影响达到20%-30%。
10月4日,就在里亚尔剧贬的当天,《纽约时报》透露,伊朗官方给出了一个“9步计划”,试图化解当天的核危机,并开启与西方的经济合作。新计划以今年7月伊朗向欧洲提出的倡议为基础,宣布伊朗将通过9个步骤逐步停止核研究项目。与此同时,希望可以逐渐放松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过,伊朗方面提出,伊朗实施最后一步即第9步的前提则是西方全面取消制裁,且让伊朗已经严重受到打击的石油行业重新全面运转。
10月8日,伊朗外长萨利希进一步表示,希望可以与西方进行一次“交换”,以限制铀浓缩活动交换核燃料,从而和平解决西方和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分歧。
面对伊朗的和谈意图,西方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相反,西方还加紧了制裁的力度。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信息显示,欧盟将在10月15日举行的外长会议上讨论进一步制裁伊朗的措施,其中可能包括准备对伊朗天然气也实施禁运,以及在金融领域采取更多的措施对伊朗贸易进行干预。
通胀、货币贬值已经使得伊朗人民饱受政治博弈之苦,随着西方制裁的进一步加剧,这种痛苦感也许会带来更严重的动荡。目前伊朗人口为7800万,平均年龄只有27岁,失业率却达到了14%。
2013年6月,伊朗将进行总统大选,届时内贾德将期满卸任。伊朗问题正在处于一个关键的窗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