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十一”也休假
摘要:尽管房价反弹风险信号已经出现,但不变的是决策层继续紧盯市场坚持调控,动辄喊话的警示。
“几颗巧克力、一杯热饮,让您放下疲惫,驻足片刻。”《华夏时报》记者“十一”长假期间走访发现,北京多个楼盘销售中心提供人性化的温馨服务,招揽顾客看房。
事实上,随着楼市“金九银十”在一片喊冷的声音中进入下半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得不改变应对策略,去捕捉任何新的机会。而开发商“热心”背后,相对应的则是楼市的冷清。
记者采访了解到,“十一”假期,北京住宅成交量锐减,尤其是新房更加明显。官方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北京新建和二手商品住宅合计成交587套,创2009年以来国庆“黄金周”新低。
与市场同行的是渐趋收紧的调控政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7日关于“决不能让房价反弹”的表态掷地有声。而在节前,住建部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将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地区实行问责。
“会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如针对自住需求的差异化政策,只会更细化、更具体。”10月9日,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下一阶段,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持续发力,各方博弈必将加剧。
“黄金周”楼市有点冷
双节期间,在9月楼市骤然变冷的背景下,再度降温。
10月7日,京承高速密云出口的一处楼盘,买房送车的条幅高高悬挂着。记者走进售楼处发现,偌大的房间里,除了两名售房人员并无一个看房的客户,两个售楼人员一个坐在前台低头玩着手机,一个用橡皮泥做着手机小挂件。
记者看到,往常闪耀着灯光用来吸引购房者的沙盘,竟然由于没有顾客全部熄灯了。“开盘时间预计延至11月初。”当记者问及销售情况时一位售楼员辩解说。
据了解,密云的新楼盘价大都在9000-10000元/平方米之间,而记者所看的楼盘因地处潮白河岸边,且多为别墅和公寓,上述销售员介绍的1.2万元/平方米开盘价则基本与去年同等级别的楼盘价格不相上下。
记者同时走访了位于昌平、怀柔等多个售楼处均发现,看房人均是寥寥无几,售房人员也大都无所事事。“除了整个大环境的因素外,今年的‘十一’相比往年都长,致使很多人选择了回家或者出行,或者堵在了路上,北京基本属于空城状态。”21世纪不动产的查经理用“平淡”二字概述国庆北京的楼市。
记者还发现,不少北京的项目在节日期间开门迎客其实只是信息登记。有机构统计,10月北京至少会有34个项目入市销售,价格则多采取“维稳”策略,长假8天北京实际入市项目仅8个。“推,但是悠着卖。”北京某房企营销负责人任间告诉记者。
如出一辙的还有广州。9月30日至10月5日,广州成交量为731套,仅比9月28日一天561套的网签量多了170套。
长假期间,不仅一线城市楼市表现乏力,青岛、杭州、济南、武汉、重庆等多个城市的住宅成交量,相比之前也有明显下滑。“与此前期待有很大差距,暂不购买。”受访的多位购房者几乎异口同声。
“‘黄金周’期间,楼市的成交情况节前早有预计,节后或有小幅升温,但波动不会太大。”查经理分析,网签的时间与真实意义上的成交大都会相隔一周左右。
房价仍在坚守
房子不好卖,房价有松动了吗?记者调查看到,明价基本没怎么降,有的还在上升;但实际操作起来则暗降的很多。
即便是买房送豪车、买别墅送平台、买一层送车库,8天的中秋国庆假期并不缺各种“礼包”轮番轰炸,但北京的楼市依然没有迎来自己的春天。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黄金周’一线城市房价还比预期火热。”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对本报记者分析,除上海外,其他一线城市国庆期间的成交价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平均涨幅接近10%。
国庆期间,北京、广州以及深圳楼市同比成交均价纷纷上扬,北京同比涨17%,深圳同比约涨5.6%,广州同比涨6.8%。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是个异类,上海成交均价为17544元/平方米,下跌了24%。
据了解,除了一线城市房价出现小幅度反弹外,未限购的二三线城市因市场销售成交量还在,近一个月房价总体平稳,二手住宅均价环比继续上涨,但涨幅有所收窄。
中指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9月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5573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0.22%。具体来看,广州涨幅居前,环比上涨2.61%,天津和上海次之,环比分别上涨2.16%和2.06%,北京上涨1.81%,深圳、南京、武汉、成都和重庆5个城市涨幅在0.3%-0.8%之间。
事实上,自2012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4个月,房价环比上涨,但涨幅继续收窄。“自5月以来,各地楼市回暖迹象明显,多地屡屡出现抢房、排队购房等情况。”谢逸枫说。
在稍纵即逝的商机面前,手握重量级楼盘的开发商不得不谨慎采取“稳价保量”策略,北京的励骏华庭便是代表作之一。位居北京金宝街的励骏华庭,距长安街、王府井皆一步之遥,均价100000元/平方米,10月开售的有140-350平方米的平层及260-510平方米的空中别墅。这一报价直到10月9日都没作任何变更。
“如果大幅度涨价,这不现实。”胡景晖分析说,限购和限贷及限价等并未实质性放松,房价不会大幅度反弹。
维稳与微调并存
尽管房价反弹风险信号已经出现,但不变的是决策层继续紧盯市场坚持调控,动辄喊话的警示。
10月7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再表楼市调控决心,誓言“不让房价反弹”。此番表态,是对楼市前期明显回暖迹象的回应,在楼市调控关键时期,总理再次表态意义重大。
节前,中央层面多次释放坚持房地产调控信号,如发改委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专项检查,住建部也在强调阻击房价反弹。
上述住建部官员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反弹的条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房地产调控决不会放松而且要长期持续,预计今年楼市将以平稳为主。
更早一点,国土部也发文要求重点监测土地溢价率过高,土地底价设定过高的情况,并密集跟踪拿地企业的开发节奏,杜绝囤地。“土地招拍挂已有新的变化,表现为时间和周期均比以前更严格。”胡景晖说。
对于此轮楼市回暖,谢逸枫表示,多部委喊话表态,只是稳定市场预期。中房集团总裁孟晓苏认为,决策层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态仍属常态。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表示,其根本原因是和宏观经济政策信号相关。
下一步,是否会带来新的紧缩性政策,业内各抒己见。“现在是市场与政策博弈的关键点,如果市场回暖过快,也不排除会出台收紧楼市的政策。”任间说,现在开发商的定价与政策亦步亦趋。
“只有一种微调可能,就是各地根据自己的房价控制情况进行微调。”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房价是否上涨还要看供需关系,仅凭国庆的行情不足说明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