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香港大亨病了二代守业开局

作者:刘力图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0-08 13:51:00

摘要:“郑裕彤时代的郑氏王国充满着猎豹的色彩,相比之下,郑家纯接班后的郑氏王国少了锋芒毕露,更偏重于守业的谨慎,这份保守也未必是坏事,要看不同时代的需要。”谈及近日备受关注的郑裕彤家族接班话题,与郑氏有多番合作的香港某企业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
    “郑裕彤时代的郑氏王国充满着猎豹的色彩,相比之下,郑家纯接班后的郑氏王国少了锋芒毕露,更偏重于守业的谨慎,这份保守也未必是坏事,要看不同时代的需要。”谈及近日备受关注的郑裕彤家族接班话题,与郑氏有多番合作的香港某企业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
    日前,87岁的“香港珠宝大王”、“香港地产四大天王”郑裕彤病重入院治疗,外界对郑氏商业帝国的接班进行各种解读。“一手珠宝、一手地产”的郑氏作为香港四大家族之一,二代王国如何铺展也成为接班人新的课题。
    身兼数职的大亨病了
    尽管已于年初宣布退休,郑裕彤近日病重入院仍再掀起投资界担忧,作为郑氏商业王国的精神领袖,其二代接班部署仍是资本界关注的焦点。
    位于铜锣湾闹市区的香港大厦已经年久失色,外人至今仍难以想象,60年前,年仅27岁的郑裕彤怀揣着怎样的胆色,以这栋能引起极大关注度的大厦作为自己地产事业的起点。在随后的短短8年里,郑裕彤一跃成为香港最大的钻石商,并晋级为盈利额能达到500万港元的周大福珠宝集团的掌舵者。
    时至今日,郑裕彤一手操刀的郑氏商业王国已经遍布珠宝、地产、能源、零售和基建项目等领域,在2012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郑裕彤以15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四。
    在这位商业巨人病重入院后的9月26日,郑裕彤旗下新世界发展(00017.HK)举行业绩发布会,郑裕彤的大儿子郑家纯在会上并没有提及父亲的病情。这位郑氏王国的接班人表示,父亲自退休以来,已完全没有参与企业运作,因此父亲的病不会对企业运营有任何影响。
    事实上,2012年2月29日,新世界发展发布公告称,郑裕彤辞去新世界发展董事局主席职务,由郑家纯担任,执行董事郑志刚兼任联席总经理。另外,2011年,郑家纯也成为刚刚上市的周大福的接班人。
    多位周大福和新世界公司员工认为,当时如此撇清郑裕彤与郑氏公司的牵连,除了担心父亲的病情影响投资者对郑氏的信心外,也是郑家纯对外宣称其获得郑氏绝对掌控权的一种机会。
    而在今年年初郑裕彤退休之时,郑家纯对外表示,欢迎他父亲随时参与公司工作及会议。
    “退休之前,大老板(指郑裕彤)并没有彻底放权,很多重要事项还是最终由他拍板。”新世界发展某高层人士向本报透露。而郑家纯也曾提及,“在退休的一个月前才听闻父亲亲口提及离任的考虑。”
    资料显示,虽然退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目前仍兼任多家家族投资的上市公司董事职务,包括周大福荣誉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利福主席兼非执行董事、万邦投资主席兼执行董事,以及为好友何鸿燊家族的澳博、信德两公司出任非执行董事。
    有投资界人士指出,郑氏家族的影响力仍然靠郑裕彤维系,投资者对郑家纯的信心仍不足,“相比香港其他家族的二代,在这一点上他稍逊色。”此番郑裕彤病重入院,郑二代初掌商业王国,新世界系未来走向仍难以预见。
    在内地蛰伏
    记者从新世界了解到,作为在内地开发最早的港资房企,新世界的发展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面对劲敌,新世界如今的竞争力大不如前。
    “与大老板时代去拓荒、去抢机会不一样,现在的项目减少了,有点‘吃老本’的感觉。”新世界内地分公司一位资格较老的员工表示。
    关注新世界的业界人士认为该公司显得固步自封,并丧失了在内地发展的众多好机会,而郑家纯似乎却不这么认为。
    在今年年初正式接任新世界接班人后,郑家纯公开表示希望能带领郑氏的地产王国争夺香港地产商的“四大”,甚至第一。首先,这位接任者首先要面对新世界拿地拓展步伐过慢的质疑,他淡定地回应称“目前的土地储备足够新世界未来十年的发展”。
    按照郑家纯对郑氏地产王国的定位,周大福在内地主要以投资性项目为主,并且拥有一些地标性建筑,新世界中国主要打造住宅项目,新世界百货则负责运作百货业态。
    之所以有这样的布局,郑家纯表示,“如果新世界中国来操作投资性项目的话,那么财政压力会加大。所以新世界中国不会去做大规模的投资性项目,在内地也不会与周大福有直接的项目关系。”
    “内地竞争激烈,新世界一直以城市建设者自居,实行土地联动长期开发的模式虽然赢得了长久的回报周期,但拓展的能力以及缺乏地气的香港管理模式还需要有很多反思。”曾参与新世界在北京崇文门旧改项目的人士表示,“新世界需要蛰伏而起,不应一哄而上。”
    “希望改掉以前大起大落的作风,以‘平稳增长’为主。”郑家纯正式接任后对郑氏进行风格定位。
    而在郑氏的珠宝王国里,郑家纯被赋予了“需要稳定地守住父辈最有家族意义的家业”的职责。
    作为郑氏的发迹起点,郑裕彤对周大福的期望是在内地“每50万人支撑一家”,到2011年,周大福已经开了1506家店,其中内地有1417家。该公司招股书说明2016年在大中华地区的零售销售点将超过2000家,周大福将保持每年增加200家店面的速度。
    保守以期顺利过渡
    有香港业界人士以“不温不火”来形容郑氏王国在“创业者未退,接班人守业”期间的发展状态。“大老板虽然掌握着最终的话语权,却主张很多事放手让他的接班人们来做。”上述新世界发展的人士形容称“氛围很微妙”。他指出,在如此环境下,郑家纯更偏向稳重,所以主张较为保守。
    事实上,在其父郑裕彤出了名的胆色和投资眼光之光环下,郑家纯年轻时曾试图叫板父辈的大胆创举,却因在1989年扩张过快,投资失利,以致举债累累,需要郑裕彤出山相助。
    至今,业界对郑家纯的判断仍停留在当年的年少轻浮之上,而郑家纯在近20年来的保守表现也被认为与此相关。
    “左手珠宝,右手地产,保持平稳除了能顺利过渡外,这么庞大的商业帝国确实需要一位守业者,在平稳中深耕细作,目前已不是再创业的时期,企业需要熬过这些阶段才能保持长青,这也是世界企业的经验。”上述港企高层对本报分析称,在郑家纯的带领下,郑氏二代、三代已陆续参与到家族商业王国的管理,郑家纯的风格可能是郑裕彤所设定的,这个时代的这个企业需要他。
    郑家纯显然先向管理模式动刀。香港商界人士曾用“非规范化管理”来描述郑裕彤时代的商业王国,郑家纯一上任就开展的管理改革显得更有针对性。改革内容包括明确各部门工作管治和分工、减少管理条例,提高效率,让架构简单和直接,以及加强公司规范流程,有效监管部门运作,提高成本效益,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我们不是家族企业,其实公司只有三分之一的董事是郑家人。公司用人,能力最重要。”郑家纯一直希望增强现代企业的管理,消除外界对郑氏家族管理的印象。
    此外,记者从郑氏公司了解到,随性、亲民的管理风格是郑裕彤时代留给大家的印象,而基层员工以往能在店面碰见郑裕彤来“巡店”,“没带什么人,自己来闲逛,跟我们聊聊业务和生活,还会跟我们开玩笑。”香港周大福某门店的店长曾描述道。
    “但郑家纯的管理风格是规范化、严肃的,似乎希望留给大家一个印象,家族影响力并没有过多干涉企业管理。”周大福深圳总部某人士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