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平安170亿大啖养老地产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27 12:24:00

摘要:此次平安再度动用超百亿元资金建养老社区,其投资路径从海外转向国内金融业再到养老产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桐乡报道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大手笔。
    9月23日,对养老地产一直按兵不动的中国平安宣布,通过旗下不动产公司在浙江桐乡开建养生综合养老服务社区。至此,高调宣布进军养老产业的保险公司升至6家,此前国寿、太平、泰康、新华、合众均早已布局养老地产。
    当日,《华夏时报》记者来到桐乡平安项目的建设工地。据平安不动产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70亿元,共分为南(高桥)北(乌镇)两个板块,其中高桥板块毗邻沪汉高铁桐乡站,占地面积达到2800亩,规划面积约80万平米;乌镇板块则位于国家级风景区乌镇附近,建筑面积近70万平米,土地面积达到1200余亩。
    记者了解到,与此前国寿、泰康、合众等公司操作模式不同,平安强调170亿元资金的来源并非保险资金,而是集团自有资金以及第三方渠道;同时,在奠基动工的当天,平安还与上海瑞金医院、韩国三星生命、耀华国际学校三方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在未来项目推进的过程中,瑞金医院将提供医疗保障,韩国三星生命则提供养老管理,耀华国际学校则提供教育资源,这与其它保险机构目前尚处于独立开发养老社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170亿“试水”养老产业
    170亿对于平安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对于空间广阔的养老产业而言,平安未来的投资将远不止这些。本报记者了解到,平安将来还会选择在环渤海、珠三角、西南部、海南岛四地进行养老产业布局,形成规模及连锁效应。
    “选择在桐乡而不是上海,是因为桐乡适合养老产业发展,它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地理位置处于沪杭通廊,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沪杭高铁、高速等水路交通都要穿境而过,乘高铁从上海到桐乡只要半小时,杭州到桐乡只要不到20分钟,具有建立养老产业的天然优势。至于在其它区域的选址工作,平安不动产正在考察进行中,等有了消息会对外公布。”对平安为何选择在桐乡建首个养老社区的疑问,平安不动产公司一位副总如是表示。
    据记者粗略测算,自从国寿、泰康、太平、合众等保险机构在北京、上海、武汉、海南选址开工养老社区,保险业布局养老产业面积已经达到300万平米,投资金额超过350亿元,而平安桐乡项目投入170亿元已占据了总投入的三分之一强,如果将来平安陆续在其它地区投资养老产业,则平安很可能后来居上,成为国内投资养老产业最大的保险机构。
    “在险资进入养老地产风起云涌之际,一线城市中的边缘地区和紧挨一线城市的中小城市将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对于资金吃紧的地方政府来说,险资的到来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对于保险机构来说,选择这样的城市,可以控制投资风险,投资成本也会降低。”9月24日,上海一位房地产分析师李冰对记者分析指出。
    平安桐乡项目通过旗下不动产公司投资运作,在政策上不存在障碍,在平安内部,不动产运营独立于保险业务运营,可参与商业物业、土地一级开发。平安不动产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未来会考虑吸引各方资金来共同参与相关项目开发。
    记者也从平安内部了解到,平安桐乡项目所拿的近4000亩地为通过招拍挂获得的土地,因此该养老社区运营模式也与一般保险机构只能出租不同,而是可租可售,其中,会员型养老公寓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会员型产品由平安不动产自持经营,只租不售。
    解析平安三大投资路径
    平安每一次动用百亿元自有资金大手笔投资,都会引起外界的关注,而本报记者则在梳理历次平安的投资路径时,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一次失败的海外投资 一次完美的银行并购 一次30%利润想象空间的产业布局,构成了自2007年以来,中国平安这五年间三次大手笔投资的清晰路径。
    2007年,平安以超过20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海外市场,却让平安饱受失利的折磨,为此平安计提了差不多同样金额的减值拨备。2012年9月25日,有媒体报道,平安已经向世界银行旗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希望因富通银行2009年被国有化造成的损失得到赔偿,这是首家内地企业向该国际仲裁机构求助,也是平安五年之后就其海外投资失利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提出仲裁要求。
    2009年,平安发布公告,平安寿险与深发展达成《股份认购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同时,平安集团受让新桥资本持有的深发展的股份,两项交易以最多耗资221.73亿元收购深发展总计11.05亿股股权。到今年上半年,平安并购深发展正式尘埃落定,从平安半年报看,来自银行业务的利润已经占据其总利润的三分之一。
    此次平安再度动用超百亿元资金建养老社区,其投资路径从海外转向国内金融业再到养老产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投资养老社区至少有三大利润点:其一,参照国外经验如不计算土地成本,经营管理得好,利润可以达到20%至30%;其二,虽然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只能租不能售,但已有很多方法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保险公司可以推出与养老社区挂钩的养老计划,缴费起点数百万元以上,参与计划同时获保证入住养老社区资格;其三,对于平安可租可售的模式,未来土地增值和社区转让价值也将带来利润,在运营数年之后,保险公司可以将养老社区转让,获得现金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