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PE门槛疑变相抬高
摘要:未来获得股权投资牌照的险企可能会达到数十家。但在PE眼里,险资在PE行业低迷时期进入会很谨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看起来,国内PE似乎将有机会迎来庞大且稳定的LP(有限合伙),但实际上,这很难,并且对大部分PE来说,短期难以实现。”成立于2010年的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经理张力如是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除非你是国字号背景或是业内顶尖的PE。”
张力这番话说的是保监会此前公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保监会在投资门槛、投资范围、投资上限上几乎都做出了调整,可以说进一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限制。
9月20日,《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申请)事项的说明》(下称《说明》)对上述《通知》作了进一步阐述,规定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保监会核准;开展其他股权投资和规模或比例达到有关标准的不动产投资(含自用性不动产,下同),应当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保监会报告。
“表面宽松实际趋紧。”张力分析,“符合条件的险资本来就有限,进行PE投资时肯定谨慎万分,再上报保监会,这等于约束更多了。”
门槛高了还是低了?
或许正是因为处于行业低谷,PE们对险资才如此关注。
“险资一旦进入,对国内整个PE行业影响很大。”张力表示,但根据近期先后发布的政策来看,“我们之前的预期似乎太高了点。”
7月25日,保监会下发《通知》,宣布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限制,险企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或股权基金的上限由总资产的5%上调至10%。这意味着中国保险业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的总资产中,将有近7000亿元可投资到PE领域。
《通知》中还降低了投资门槛,在偿付能力充足率、盈利、净资产等方面做出较大让步,使得符合条件的险企扩充至数十家。
“无论是哪家PE,肯定都非常希望争取到来自保险公司的这笔资金。”清科集团分析师郑知行说,因为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参与的投资几乎都以长期的战略投资为主,“那么选择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规避保险公司对PE领域的经验缺乏,另一方面险资动辄十年以上的投资对于PE来说,也非常适合。”
但9月20日发布的《说明》却让不少人热情锐减。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说明》,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报告(申请)要件及要点包括:书面报告(申请),报告(申请)事项包括投资方案、资金来源、投资金额和比例、关联交易、合规情况和决策程序等,并说明投资协议签署时点;决策文件及承诺书;内部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规报告、关联交易说明、后续管理方案和法律意见书等;合同文本;专业机构出具的文件。
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除必备的分析论证要素外,还应当结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供未来一年偿付能力预测和股权投资压力测试。
“这表明,无论哪家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都必须经过保监会的审核。”郑知行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而且需要提供非常细致的书面报告,其实对比以前反而更加严格了。”
PE看淡险资进入
不过,放宽险资投资领域已是大势所趋。未来获得股权投资牌照的险企可能会达到数十家。但在PE眼里,险资在PE行业低迷时期进入会很谨慎。“现在PE的募资情况比前两年难得多,以前募资很快就会超募,但现在募资很久都不见得能募满。”一位外币基金的合伙人私下向记者透露。
实际上,除了行业景气度的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获得投资牌照的险资即便想要投资PE,符合其条件的也只有寥寥几家。“比如单单是PE注册资金1亿元的要求,就将大部分PE挡在门外了。”郑知行说。
此外,保监会在《通知》里也对保险资金进入PE市场设置了防火墙。比如不允许成立VC基金,投资标的仍锁定在成长期、成熟期、PRE-IPO阶段且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对单一投资标的有限额比例规定,便于分散风险;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不得实际控制险资所投股权基金的管理运营,不得持有该基金的普通合伙权益。
回顾过去两年,也仅有中国人寿成功进入PE,向弘毅投资二期人民币基金投资16亿元,成为险资投资PE第一单,随后再度涉足PE,向中信股权投资三期基金注资约20亿元,占该基金募资总额的20%。
更重要的是,“很难说在满足了上述《通知》的要求后会不会再出现新的限制。”上述外币基金合伙人指出,如果有,那么大家观望的情绪可能就更大。
“看起来,国内PE似乎将有机会迎来庞大且稳定的LP(有限合伙),但实际上,这很难,并且对大部分PE来说,短期难以实现。”成立于2010年的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经理张力如是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除非你是国字号背景或是业内顶尖的PE。”
张力这番话说的是保监会此前公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保监会在投资门槛、投资范围、投资上限上几乎都做出了调整,可以说进一步放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限制。
9月20日,《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申请)事项的说明》(下称《说明》)对上述《通知》作了进一步阐述,规定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保监会核准;开展其他股权投资和规模或比例达到有关标准的不动产投资(含自用性不动产,下同),应当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保监会报告。
“表面宽松实际趋紧。”张力分析,“符合条件的险资本来就有限,进行PE投资时肯定谨慎万分,再上报保监会,这等于约束更多了。”
门槛高了还是低了?
或许正是因为处于行业低谷,PE们对险资才如此关注。
“险资一旦进入,对国内整个PE行业影响很大。”张力表示,但根据近期先后发布的政策来看,“我们之前的预期似乎太高了点。”
7月25日,保监会下发《通知》,宣布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的限制,险企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或股权基金的上限由总资产的5%上调至10%。这意味着中国保险业接近7万亿元人民币的总资产中,将有近7000亿元可投资到PE领域。
《通知》中还降低了投资门槛,在偿付能力充足率、盈利、净资产等方面做出较大让步,使得符合条件的险企扩充至数十家。
“无论是哪家PE,肯定都非常希望争取到来自保险公司的这笔资金。”清科集团分析师郑知行说,因为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参与的投资几乎都以长期的战略投资为主,“那么选择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规避保险公司对PE领域的经验缺乏,另一方面险资动辄十年以上的投资对于PE来说,也非常适合。”
但9月20日发布的《说明》却让不少人热情锐减。
根据保监会发布的《说明》,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报告(申请)要件及要点包括:书面报告(申请),报告(申请)事项包括投资方案、资金来源、投资金额和比例、关联交易、合规情况和决策程序等,并说明投资协议签署时点;决策文件及承诺书;内部文件,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规报告、关联交易说明、后续管理方案和法律意见书等;合同文本;专业机构出具的文件。
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除必备的分析论证要素外,还应当结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供未来一年偿付能力预测和股权投资压力测试。
“这表明,无论哪家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都必须经过保监会的审核。”郑知行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而且需要提供非常细致的书面报告,其实对比以前反而更加严格了。”
PE看淡险资进入
不过,放宽险资投资领域已是大势所趋。未来获得股权投资牌照的险企可能会达到数十家。但在PE眼里,险资在PE行业低迷时期进入会很谨慎。“现在PE的募资情况比前两年难得多,以前募资很快就会超募,但现在募资很久都不见得能募满。”一位外币基金的合伙人私下向记者透露。
实际上,除了行业景气度的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获得投资牌照的险资即便想要投资PE,符合其条件的也只有寥寥几家。“比如单单是PE注册资金1亿元的要求,就将大部分PE挡在门外了。”郑知行说。
此外,保监会在《通知》里也对保险资金进入PE市场设置了防火墙。比如不允许成立VC基金,投资标的仍锁定在成长期、成熟期、PRE-IPO阶段且具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对单一投资标的有限额比例规定,便于分散风险;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不得实际控制险资所投股权基金的管理运营,不得持有该基金的普通合伙权益。
回顾过去两年,也仅有中国人寿成功进入PE,向弘毅投资二期人民币基金投资16亿元,成为险资投资PE第一单,随后再度涉足PE,向中信股权投资三期基金注资约20亿元,占该基金募资总额的20%。
更重要的是,“很难说在满足了上述《通知》的要求后会不会再出现新的限制。”上述外币基金合伙人指出,如果有,那么大家观望的情绪可能就更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