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流动性该去的地方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03 20:22:00

摘要:流动性该去的地方

   1850点,这是中金公司最新一次对大盘的预测。不得不说,整体而言机构对指数的涨跌点位预测,准确度都不高甚至很低。但预测还是在不断进行中,因为对预测的需求很大。
    即使你瞧不上各种预测,你还是会被各种预测影响,并且在心中也形成一种预测,你自己心里也有一个底,“上证指数的最低点位能到哪里去?”而且你的预测还一直处于变动和调整之中,当中金喊出1850低点时,这个1850就会造成一个心理学上的“锚定效应”,让你的预测根据1850点去调整,是在1850点之下呢,还是在1850点之上呢?误差应该是多少呢?高50点还是低50点……
    这是一种有趣的分析,说明市场是多么容易受心理变化的影响。再来说中金这个1850的点位,其实是一个区间预测,并且像所有经济学家一样,添加了很多的限制条件,准确的版本应该是:“如果政策继续选择既不放松房地产,也不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和放松地方融资平台,在出现这种我们原来作为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形下,预计上证指数可以跌落至1850-2050点之间。”
    限制条件可真多,只有三件事情都不发生才会有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反过来想,既然中金原来认为都不发生是小概率事件,那么三件事情哪件最有可能发生呢?是政策选择放松房地产,还是加大货币投放力度,还是放松地方融资平台?
    目前看起来,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政策对房地产松绑了,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各个地方政府都是在蠢蠢欲动,暗渡陈仓,但是中央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发现一起就“打掉”一起,而温家宝总理这半年以来只要是涉及宏观调控的讲话,无一例外都会把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调子重申一遍。最新的一次表述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防止房价反弹,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也就是说,政策不是放松不放松的问题,而是房价还没有合理回归到位的问题,在如此严厉的表态之下,8月2日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生造的“取消房屋预售”谣言,导致当日房地产股票大跌,拖累深证成指一天跌去了170点,跌幅达到1.86%,真正是草木皆兵。
    如果放松房地产调控是最不可能的,那么央行会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吗?地方融资平台又会放松吗?目前看起来这两点的希望还是有的,但是却模模糊糊,既看不到时间节点,也搞不清动作力度。
    尽管胡锦涛总书记都说了这样的话,“加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但是货币部门的动作仍然不紧不慢。中金的报告也认为,尽管“近期从温总理到各地政府稳增长之声此起彼伏,但央行动作依然缓慢,使得投资者对于政策取向和目标产生一定的疑惑,甚至进而开始产生对于包括上述各项地方政策效果和能力的怀疑”。
    在8月2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只是重申,“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效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倒是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央行明确提出了,要继续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监测与管理。
    央行的表态的确不是非常明确,但是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央行都是这么不明确的,决策部门的真实想法,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是要看它做了什么。央行今年一共降息两次,令人意外的是第二次降息,7月6日央行实施明显的不对称降息,距离上一次降息仅仅28天,时间间隔之短,说明了行动速度之急。这样的速度以至于就算有机构预测今年年内还有可能降息一次,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时候会降息,根本没有办法猜。也正因为如此,各个方面对央行下一步动作的期待大多在8月份再降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
    和2008-2009年中央政府拿出“4万亿”的刺激计划不同,当前的“稳增长”动作,更多的操作在地方政府层面。7月份以来,就有宁波、南京、长沙等多个城市拿出“稳增长”的计划,其核心内容虽然也有刺激消费、放松民间投资和促进中小企业的政策,但是重头还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又是投资,又是逃不掉也绕不开的“铁公基”,现在你能有什么想法呢?说多了没用,惟一的希望,是各个地方的稳增长项目可以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率,保证更有品质的增长。而基础设施投资从地域上来讲中西部的效率会更高,所以应该优先保证这些地区的项目跟上来。但是无论哪里的项目跟上来,资金如何保证都是一个大问题。
    无论想多少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央行出手,让流动性流到它该去的地方。
(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