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水晶球
赵云
就在车展开幕前几天,上汽通用五菱刚刚发布了他们有史以来的第二款轿车,这家在微面领域创造了辉煌业绩的车企正兴致勃勃地转入轿车市场。半年时间,3万辆的摸底测试结果让这家企业正享受着胜利的喜悦,但实际上,很快他们就会感受到轿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所受到的煎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同比下降了3.4%,乘用车销量下降了1.3%。其中,3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缓慢增长4.5%,而很多车企负责人已经开始对中汽协8%-10%的乐观估计持谨慎态度,在草长莺飞的春季,车市的复苏却显得缓慢。
上海的车牌拍卖再次抬升至6万元;尽管北京摇号的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但仍已接近90万人;93号汽油已突破8元,没有刺激政策,没有下乡补贴,中国车市正无奈地吟唱着《春天里》。
北汽在奔驰(中国)的销售与市场整合中的结局已定,付强离开的消息已被证实,2012年开年各个车企频繁的人事变动也似乎寓意着中国车市必然要经历的波折。
尽管消费者对大众TSI+DSG的热情开始减退,并且大众在中国的车企开始重新启用传统不加“T”的发动机,但这让众多车企看到了技术对市场的掌控力。丰田也在这个油价高企的当口等到了机会,混合动力的普锐斯、凯美瑞以及雷克萨斯在“云动计划”的布局下正欲卷土重来;福特的Ecoboost和马自达的SkyActive才刚刚做好准备。网友们对奇瑞A3的DVVT和吉利金刚CVVT哪个发动机更好的争论莫衷一是,比亚迪自行开发的缸内直喷加DCT双离合的技术仍需要市场的检验。一场关于技术制高点的混战已拉开了序幕。
尽管几乎每一款车型都曾获得市场持续的好评,但本田最终还是认清了因其在中国保守而缓慢的策略导致的逐渐式微,最终决定从2013年到2015年,将连续投放10款以上的新车型和全新改款车型,将销量提升到2011年的两倍。
与之相比,日产在去年底发布的“Power88”战略则更加大刀阔斧,其计划每6周推出一款全新车型,到2016年底,预计会有66款新车覆盖全球92%的市场和产品细分市场,主要针对中印等新兴市场国家,多品牌战略占了单一精品车征战市场的风头。
最终是捷豹路虎而非斯巴鲁选择了奇瑞;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还在因为其外资企业的身份界定而迟迟无法落定生产基地;英菲尼迪试图要在最后关头抓住合资大门的把手;而雷克萨斯还在门外逡巡徘徊……外资“剩女们”开始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嫁出去。
不是没有好消息,与自主品牌惨淡的销售相比,豪车的销量增长速度令人瞠目,但身价接二连三的大跌也令人咋舌。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2012年开春的第一季度。
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局面,车市希望能擦亮一个水晶球、触摸一面魔镜或者轻拭一盏阿拉丁神灯,渴望能揭示出什么,但看到的不是救世主,而是硝烟四起的征战场面。
丢弃所有的法器,去干点什么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