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脱胎换骨决定于改革全局
馨月
前几日,证监会的新任领导与市场中的各方人士探讨证券市场的改革方案,其中探讨了新股审批制度的问题,郭树清主席试探性地提出了IPO不审核上市的观点,此观点一出,就颇受市场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IPO不审核上市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耐心地观察了市场上的各方讨论之后,我认为多数人的讨论还陷于方法论之中,IPO不审核上市,名义上是制度性的改革,而实际上还是方法上的改良,如果监管的力度还像过去一样松弛,不仅不能解决权力寻租问题,甚至还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叠加问题。真正的制度还是存在于法律之中,尤其是落实在法律的执行力上,健全法律法规与落实执行力才是A股市场本质上的改革,如果脱离本质问题去改革,腐败依然会无孔不入,还会为更多的造假者铺路。证券市场的改革可以说与中国今天的改革命运是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如果中国的改革不能进一步向前,我认为A股市场的重点问题就难以解决,方法论是解决不了A股市场当前错综复杂的矛盾问题的,欠缺原则的方法或者走不远,或者会再次发生异变。
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循环调和,推动了生产方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中国改革的前夜,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比较突出的矛盾,所以改革之初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解放生产力,改变了较为单一的公有制,让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并存,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事实证明,生产关系的改变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又要决定生产关系的重新定位,这就是目前改革的关键,解决不好新的生产关系问题,中国的改革就会不断出现新问题。
改革之初,中国的生产关系在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简单,社会阶层并没有过于明显的划分,但是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私有制不断扩张,以及权力寻租不断严重,中国的权贵阶层和新兴资产阶级、中产阶层等已经逐渐成型,再加上外部资本的融合,中国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又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上,这样,国家的法律、政策、制度、劳动分配等关系都出现了新矛盾,一面是新生阶层的利益诉求,一面是大多数人期望的共同富裕,这使中国的新矛盾变得尖锐起来,所以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共同富裕问题之争、法律问题之争、产权问题之争等等都是生产关系新矛盾的表现。
其实,阶级问题不是中国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主要矛盾也不完全存在于贫富差距上,而关键存在于腐败问题上,腐败就像催化剂和放大镜将内部矛盾不断扩大,所以当有些人说中国社会目前产生了“仇富心理”时,我总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这个说法很不恰当,恰当地表述应该是社会存在“仇腐心理”,因此解决腐败问题才是理顺中国新生产关系的重要前提,而解决这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就必须坚持改革。中国在改革过程中,有些商人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权力寻租的合作者,官商一体形成了灰色收入地带,非合法的收入对未来法律的追诉产生了恐惧心理,对权力的占有欲望就变得分外强烈,一些人为此产生了“换届焦虑症”,利得者期望用权力去跨越法律的界限来维护自己不合法的利益,这就使中国的改革难以推进,所以腐败是中国改革道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中国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腐败机制的彻底淘汰和彻底改革。
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后者的调整和改革力度明显不够,制度性的缺陷为权力寻租造就了很大的空间。温家宝总理前期在白云电气集团考察时回顾道:“二十年前,小平同志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来到广东,讲了许多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话。他明确告诉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些话我以为至今仍有强大的震撼力,而且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总理的话再次引起了社会对改革问题的讨论,我认为要改革就要有的放矢,只有明确方向,改革才不会动摇,抓住重点矛盾问题与解决重点矛盾问题才是真正的改革,只有牢牢地抓住当下的腐败问题、民生问题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和方向,改革才会深得民心,如果离开重点矛盾问题去改革,生产关系问题不仅解决不了,矛盾还会不断加深,最终会影响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改革就可能会功亏一篑。
中国新的生产关系矛盾反映在各个方面,其中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因为资本市场站在财富的前沿,是利益的富矿,所以中国的A股市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被腐败问题深深困扰着,几乎每次改革都产生了异变,事实与当初改革的构想差距大,事实与当初市场的认同差距大,使A股市场成为了吞噬广大投资者财富的黑洞,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伤害,这说明证券市场的改革受制于中国当前改革的进程,一些机制迟迟不能改革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改革只能限于脱离原则和脱离实际的方法论,市场中存在的矛盾也就无法有效调和。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但是当腐败成为一小部分人创造巨额财富的能力时,先进生产力就会倒退,社会矛盾就会突出,正因如此,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始终无法脱胎换骨,社会对证券市场的改革呼声就一直很高,而这些呼声正是人们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深切期盼,所以A股市场的改革不能只寄托于一些方法,而是寄托于中国改革的新突破。
(作者为资深财经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