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病复发的时尚

作者:梦亦非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2-17 20:46:54

摘要:旧病复发的时尚

梦亦非

   问:半老徐娘可以做什么?
    答:可去弹《琵琶行》。
    再问:人老珠黄可以做什么?
    答:时尚。
    如今的时尚,委实如老掉牙的祖母在怀旧,每过几日就将自己的前尘往事喋喋不休一番,不管看客和听客如何反应,这祖母倒是自得其乐地吹拉弹唱着,流了一地口水。如果时尚品牌重复它们的历史和悠久传承,你可以说这是营销手段,但是如果它们不断消费前人的设计理念,甚至连色彩和材质也过几年旧病复发地重演一番,那这算是什么呢?难道是设计师们已经江郎才尽不能推陈出新了吗?答案是:这同样是一种营销手段!
    有一个不争的现象:过去被承认过的东西,永远都会有一批人去承认它,不管这东西是对是错,是真是假。我们经常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么一感叹我们就认为古人高风亮节,如日月在天。事实上古人的事情我们哪里知道得那么贴切,对古人故事的追想,一半是我们的想象,一半是人类的记忆顽固地过滤掉丑陋部分。
    这种顽强的复古情结让我们对过去带着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偏爱,具体到时尚的运用上,就是一种重复性的审美。过去被喜欢过的东西永远都会有人再喜欢它,人的审美就如DNA链条一样螺旋上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
    毕加索的名画曾得到广泛的认可?那好,来自于纽约的时装设计师ARIANA ROCKFLEER 将自家客厅里的一幅毕加索名画的蓝白线条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即可。DIOR的精品店和那么多艺术家的合作?没错,因为这些都是有一定声望的艺术家。至于村上隆设计的图案应用到时装上,那当然出于对村上隆的敬意和冲动而不是对于时尚品牌本身,时尚不过是搭了一趟这些被认可的作品或者名人的顺风车,在消费者还带着思维惯性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将他们口袋里的钞票进行了转移。至于达利的爱情手帕?那更是一种对故去画家的过度消费。
    对于年轻的时装设计师来说,要想获得成功的最快捷途径莫过于一种高超的模仿。如果他在设计中似是而非地借鉴了另一位知名大师的风格,让人隐隐约约地看到某位故去大师的影子,那么出于对故去大师的敬意,他也很容易在时尚界站住脚。至于自己的风格?那是成名以后的事情。如果他的艺术功底实在很强,再玩一次跨界,那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横空出世了。
    为什么人们对审美如此具有标签性的记忆呢?古典诗词让中国人陶醉了千年,阳春白雪有高士咏叹,下里巴人也有村夫相和,樱花的凄美打动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心,而西部牛仔的形象也总是让人心动神往。我们无法破解这种根深蒂固的遗传密码,你可以说是文化惯性所导致的审美惯性,也可以说是来自基因深处的记忆。这些现在看来都无关紧要了,你只要记得将它运用到时尚营销上就可以了!所以你会看到时尚周而复始地运转:会看到销声匿迹的色调在某一个季节卷土重来,会看到某一个设计鬼魅般的身影,会从某一个时尚品牌身上闻到远去时代的气息,会从某个款式中看到熟悉的标志,而这些曾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打动过你的心。
    最后,如果你出身名门?那你在时尚圈要获得成功当然要比你从未在时尚界待过要容易得多,说到底,时尚界还是认老脸的!(作者为诗人、专栏作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