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营销的中国导演

作者:孙小茹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2-16 20:24:56

摘要:被营销的中国导演

孙小茹

   很多人还没有看过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在那里开骂。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张艺谋导演之前几部商业电影营销的结果。其实,无论是走国际电影节的艺术电影营销路线,还是依靠票房为核心的商业大片的营销策略,一部电影拍得好与坏,导演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是营销的对象不同,声音所发出的方向不同而已。
    作为导演,我一直很排斥在自己的电影中使用“营销”这个词。但回想自己这几年走过来的电影之路,发现自己一直在“被营销”之中。在当今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有电影拍下去的导演,就必需接受“被营销”的事实。大导演张艺谋如此,像我们这些起步不久的年轻导演同样如此!
    一个怀揣着电影梦想的人,如何走出第一步,“营销”出自己导演电影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个导演的处女作背后,都有一个精彩而奇异的故事。那个故事的灿烂辉煌,以及它的跌宕起伏,往往都会超过那部处女作电影的本身。
    2003年,是中国电影非常不景气的时候,年轻导演要有一次拍摄电影的机会,差不多比登天还难!那个时候,要想做导演,只能上电影学院。要想拍电影,只能找电影厂。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电影民营企业,有几家也没权申请到电影拍摄许可证。一个电影学院的学生,如何能够向一家国家电影制片厂“营销”到一次导演电影的机会,的确充满着无数的奇迹因素在里面!
    支撑我引发第一次“营销”成功的奇迹,是因为我手里有准备了多年、并在海外获奖的电影剧本。2003年,峨眉电影制片厂给我这个电影学院的学生投资了我平生的第一部胶片电影。当时,作为导演,我自身没有经验,制作成本又非常有限,但凭着满腔热情,拍出来的电影使投资方收回了成本,也使我从导演系的一名学生转变成为了一位电影导演。
    那些能够通过自己的处女作而获得成功的导演是非常幸运的导演!我虽然幸运地获得了一次拍电影的机会,但并没有获得可以完成自己想法的条件。如何去争取更好的拍片机会?一个新导演“营销”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对电影的那份单纯和执着的爱。
    在我的第二部胶片电影《水雨童话》的导演阐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水雨童话》是“女性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也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电影剧本。这个剧本从构想,编写,几度修改,到开拍已经打磨了七年多的时间。是什么引发了我最初的创作激情?又是什么使我坚持到底而不放弃?
    在那七年漫长的等待中,在没有钱开拍电影的时候,我就抱着我电影的分镜头本做着拍电影的梦!我喜欢做电影的分镜头表!也许因为是学美术出身,每次做分镜头表都是怀着一种将来要出版的心情去制作的。那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折磨!在将自己折磨得快疯掉的时候,电影的分镜头自然也会被“折磨”出光彩来。
    当我在七年之后,捧着一大堆的电影分镜表出现在《水雨童话》的投资方面前时,老板跟我交谈了20分钟,便决定了投拍这部电影。没有人能在一堆心血面前,去怀疑我们对未来电影所做的功课!
    有影评人曾经说过“中国电影现在需要的是怎么拍出让观众真心喜欢的电影来,而不是研究怎样把观众‘营销’进电影院”。但回想在中国电影近十几年走过来的路程中,有多少好电影,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营销”而未能走进电影院让更多的观众看到!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一部电影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也不是由导演来掌控和操作的。就是张艺谋这样的导演,对其的掌控和操作也达不到绝对。除非是像姜文那样的导演可以牛到不理“营销”,因为他不做导演的时候,还可以做演员。而其它的导演,就必须在“被营销”之中跌倒成长,失败成功,到最后可以反过来“营销”电影和观众!
(作者系女性导演代表之一,代表作有《水雨童话》、《星光梦旅》、《别离开》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