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中译公司:借世博良机转型

作者:朱光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9-01-17 22:15:00

摘要:中译公司:借世博良机转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中国的饮食文化内涵丰富,而菜名的翻译却一度是令人头疼的难题。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些饭店还因为菜名的翻译问题闹出了不少笑话。
    “我们‘国’字头的翻译出版公司必须站在行业的高度,积极制定出行业翻译标准,以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下简称中译公司)市场总监于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译公司将借助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整合各方资源,向企业化、市场化进行全面转型。
规范行业标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期,北京街头开始着手大批更换中英文双语书写的路牌等交通标志,而所有这些标志牌的翻译工作都是由中译公司独家完成的。于洋递给记者一摞小册子,是北京道路名称翻译标准,多达20多本。“这只是我们服务奥运的一部分,在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中,领导致辞、参观手册也都是中译公司的作品。”谈到此,于洋颇为自豪。他表示,上海方面如今也在效仿北京的做法,统一英文标识,而中译公司则是唯一的一家服务商。
    翻译行业由于其专业服务的特点,导致许多人士认为它是一个小众市场,虽然元培翻译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服务商走进大家的视野,但留给普通消费者的印象并不深刻。于洋认为,这与翻译的行业特点有关,智力密集型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意识。“技术型人才只知道踏实干事,不会宣传。”于洋说。
    据于洋介绍,中译公司其实是奥组委第一个通知的企业,参与了众多核心的口译与笔译工作,同时,中译公司还对道路交通、餐饮服务、医疗服务、教材出版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独家翻译,并制定了多个翻译标准。“只有标杆性企业才能制定行业标准,这就是中译公司的优势。”于洋语气坚定。
    据了解,在翻译行业,有三项标准——笔译、口译与译文质量,而目前的这三项国家标准均为中译公司参与制定。“我们在国内建立了最大的翻译数据库,很多联合国的数据都是直接复制我们的,我们的数据库比他们的大很多。”于洋如是说。
    于洋向记者坦承,尽管中译公司在行业内一直是“带头大哥”,但对行业发展规范的责任却做得还远远不够。他表示,如今仅北京的翻译公司就有3000多家,很多都是几个人的“小作坊”,这些公司不遵守行业发展规范,恶意竞争,破坏了翻译行业的整体秩序,已经成为翻译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前几年,很多公司的理念是做‘翻译工厂’,如上海交大的东方翻译工厂,如今都已经垮掉,这说明这种发展理念是行不通的。”于洋还说,“一些小公司为了揽业务,故意压低报价,比如同声传译,用外语学院的学生,每小时才1000-1500元,而在国外,这个行业是不允许用未毕业学生的。”于洋表示,今后,中译公司将把规范行业作为企业的重要的责任与义务。“我们首先必须要把价格做高,如果我们不坚守这块阵地,就会死掉一大批小企业。”于洋说。对此,有人戏称是“御林军”带领“游击队”在打仗,为了提高竞争力,必要时还要“清理门户”。
业务拓展的良机
    如果说服务北京奥运会只是中译公司低调整合的话,那么赞助上海世博会将是中译公司转型发展的一个见证。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笔译口译赞助商,中译公司第一次赞助世界级的大型活动,所有业务也由台下转向台上,一场企业化、市场化的转型大戏由此拉开帷幕。
    在采访过程中,于洋笑着问记者:“你看我有多大年龄?”他告诉记者,自己29岁当上市场总监就是中译迈向市场化的一个具体表现。据于洋介绍,中译公司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体制僵化,死气沉沉,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2008年,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都选择裁减人员,而中译公司却逆势而动,大量招人,补充力量。于洋表示,中译公司在服务北京奥运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上海世博会相比北京奥运会则更具开放性,服务范围更广阔,中译公司将在产品结构、资源方面进行有效调整,积极适应新的市场需要。“仅目前派驻世博局的翻译人员就有10个,另外广告宣传、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等几方面都在同时推进,比如我们还专门增设了PR岗位,对于人才的渴求则是不拘一格。”于洋说。
    于洋认为,上海世博会将吸引全球220个国家参展,服务世博将是中译公司业务延伸的最好时机。于洋向记者透露,目前,中译公司除了笔译、口译业务外,还有培训、会展、出版等多项业务,借世博良机,于洋希望各项业务均能得到大发展。“世博会英国展览馆的设计工作我们已经竞标成功。”于洋表示,这是其它翻译公司无法比拟的。
    于洋还透露,为了加强中译公司的行业权威性,中译公司还将联合中国翻译协会,推出会展业培训、职业译员培训等多项业务,并由中国翻译协会颁发证书。
    记者从上海世博局了解到,中译公司早已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目前正在对上海世博会的各种手册及部分赞助商的宣传进行翻译工作。于洋直言,作为翻译起家的中译公司没有竞争对手,到世博会召开的2010年,中译公司将达到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目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