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牛年第一悬念
经历了鼠年的抱头鼠窜,终于要迎来牛年,牛市的梦想还遥远吗?
2009年开市仅仅三天时间,一股港股下跌冲击波就让A股脆弱的上涨势头戛然而止,上证指数重新回落到1900点以下。这股冲击波来自于“洋大小非”刮起的减持风暴,美国银行、李嘉诚基金集中减持解禁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H股,引发港股大跌,恒生指数两个交易日大跌1000点。
1月9日,恐慌过后,两地银行股开始止跌回升,恒生指数以14402点收盘,当日下跌仅0.10%;上证指数重新回到1900点之上,以1904点收盘,当日涨幅达到1.42%。本周,上证指数上涨4.62%,恒生指数下跌4.26%。
一场“洋大小非”
引发的地震
1月7日,美国银行宣布已向15家机构配售了所持中国建设银行股份56.2亿股,套现28亿美元,股权比例从19.1%下降到16.6%;与此同时,由苏格兰皇家银行投资公司代持的包括李嘉诚基金在内的6家“洋大小非”宣布减持20亿股中国银行H股;此前,瑞士银行在12月30日中国银行H股解禁的当天就清空了33.8亿股,套现资金超过8亿美元。
原本受节日期间美国股市大涨影响,A股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连续两天放量上涨,但这种上涨的趋势到周三就止步了。“洋大小非”减持浪潮引发港股恐慌性暴跌。当天,香港恒生指数大跌449点,跌破15000点大关;1月8日,恒生指数再跌572点。
受港股冲击波袭击,A股市场以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首的银行股遭集体重挫引发大盘蓝筹股抛压,原本保持上涨的A股大盘指数开始向下调整,恐慌向2009年大小非解禁集中的A股扩散。上证指数两天跌去60点,1月7日,上证指数以1938点开盘,1月8日却以1878点收盘。
值得关注的是,与国内的“大小非”不同,尽管都是要套现,但是“洋大小非”套现显得更有序,冲击更和缓。
“洋大小非”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按照当日交易价折扣12%配售给各个机构和私人投资者,并没有通过二级市场直接抛售,而这些配售股还需要冻结6-9个月才能上市流通。即便如此,这仍然引发了香港市场的恐慌,从1月6日开始,建设银行H股连续三天下跌,跌幅超过17%,而建设银行A股从1月7日才结束上涨开始下跌,两天跌幅为6%。
“外资大小非抛售解禁股对A股的影响更多是心理上的,毕竟2009年A股大小非解禁处于高峰期,投资者都担心内地股市也出现羊群效应。”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这样解释。
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2009年,A股面临高达1.5万亿的解禁股流通。中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正在逐步落实,但要止住市场的下滑,启动内需尚需时日,2009年,宏观经济走势不明,尤其是对于前两季度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很悲观。
争议“洋大小非”减持
对于美国银行、瑞士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银行减持配售中资银行股的背景和原因,内地和外资分析人士存在分歧。
“工商银行H股解禁之后也可能面临同样的减持压力,投资者担心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中资银行利润不断下滑,外资银行和李嘉诚基金的举动影响了香港很多投资者的决策。”一位香港资深机构人士代表了多数外资机构对这次减持配售潮的意见。
而申银万国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认为,香港“洋大小非”出售解禁股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的问题还是这些银行自身在这次危机中受到重创,急需资金。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告诉记者,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外资金融机构的大量债务无法及时收回,比如贷款、购买的证券等这些价格都发生大跌,无法兑现,而其他一些债券、融资和贷款又由于借款人原因根本无法收回,只得将手中的优质资产进行抛售,首当其冲选择了中国的银行股。
1月9日,建行董秘陈彩虹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银行在此次出售交易前已知会建行。在目前剧烈动荡的国际金融环境下,美国银行出于自身财务状况等因素考虑,减持部分建行股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建行对此表示理解,不应以“贱卖”或者“贵买”看待此笔交易。
硬币另一面:
接盘者的机会,勇敢者的游戏
关于外资银行集中抛售减持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消息充斥市场,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两天下跌超过1000点,引发内地A股也跟着恐慌,这是硬币的一面,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既然经济前景如此悲观,是谁逆势接盘“外资大小非”手中的中资银行股呢?
“大家都注意到了抛售本身,关注‘洋大小非’配售带来的冲击波,很少有人关注到为何只打了8.8折就有人接盘。”水皮一语中的。
据了解交易内情的人士透露,接手美国银行出售的建行股份是多家机构,而不仅仅是一家机构,这位人士相信,近期美国银行会公布交易详情。而香港千禧投资集团行政董事李德明向《华夏时报》透露,参与配售的机构包括对冲基金和一些长期投资者,他们看好中长线的表现。
2008年10月27日,香港恒生指数跌破11000点大关,此后,恒生指数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到1月6日恒生指数已经越过15000点大关,上涨超过4000点。记者发现自2008年10月27日,中国银行H股创下1.7港元的新低,建设银行H股也在这一天创下2.5港元的新低,而到外资银行宣布减持前中国银行股价已经超过2.2港元,建设银行股价超过4.6港元,股价涨幅已经接近100%。
外资银行宣布减持配售中资银行股之后,香港市场一股唱空中资银行股的旋风通过媒体迅速放大,外资分析机构纷纷调低中资银行的评级,各大外资金融机构紧跟着唱衰内地宏观经济,有人甚至预测恒生指数可能跌破10000点大关。外资金融机构的意图不言而明,他们希望做空港股,通过反复的波段操作获利。
“中资银行股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最低点,面对全球逼近零利率,把钱借给银行,还不如当中资银行的股东,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会使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状况会远远超过外资银行。”
“现在股价还是比较低,海外战略投资者抽身撤退,还有一定折扣,这对内地投资机构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奚君羊认为,如果想要投资中国银行股票,能够进入金融领域,现在是比较好的机会。
牛年第一悬念:
大小非安全渡过洪峰?
“股市就像高台跳水,宏观经济下行,大小非集中释放,如果池子里没有水就必死无疑,如今央行正在注水,这取决于水注入得有多深,速度有多快。”1月7日,法国巴黎证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兴动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2009年决定股市的力量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形势和大小非集中解禁,而充足的流动性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前提。
一季度,4万亿央行票据到期,中央银行正在加快松绑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在预期之中;牛年的市场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足的。根据WIND统计,以1月8日收盘价计算,2009年A股限售股解禁市值将达到1.5万亿元。宏观经济还充满不确定,牛年没有牛市,或许2009年是一场大小非主演的“猴市”。
1月8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回国第一时间接受新华社和《华夏时报》采访时澄清了前一段时间媒体对他关于大小非言论的误读,他表示自己并没有建议社保基金买入大小非,以现在社保基金5000亿元的规模也不可能解决大小非问题。
他的建议是国有股直接划转给社保基金,或者通过发国债的方式注资社保基金,然后,由社保基金以某个价格向国资委买入国有股,社保基金是长期投资者,这样解决了大小非影响市场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社保基金欠账太多和资金不足的问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