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冠军收益达32%
外资行包揽前20名 渣打东亚业绩亮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尹珺 北京报道
据Bankrate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1年1月至8月到期的理财产品共有10404款,其中公布实际收益率的产品9524款,披露率为91.5%。到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含6%)的理财产品共有247款,仅占到期理财产品的2.37%。
在少数能够跑赢CPI的理财产品中,到期收益率高于10%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又有哪些?CPI居高不下,投资者应怎样配置自己的资产呢?
外资行产品收益抢眼
银率网提供的到期收益率排名前20名的理财产品数据中,2011年1-8月实际年化收益率的前20名均被外资银行所包揽:东亚银行的“如汇通”投资产品-系列1以32%的高收益拔得头筹;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则在前20位排名中所占席位最多,共有13款产品挤入前20名;另外恒生银行有4款股票型产品,汇丰银行有一款货币型产品位列其中。
从银率网数据库可以看出到期收益率排名前20名的理财产品均为结构性理财产品,且主要与指数、股票、基金及汇率大宗商品这些具有高风险高投资回报的投资标的相挂钩。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这些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收益,主要是因为产品的入场时机选择得比较好,对挂钩标的的走势判断与挂钩标的实际运行走势吻合度较高,部分产品的设计比较合理,达到较高收益的条件较宽泛。
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表示:“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比较复杂,风险较高,但是可能获得的最高收益率比较高。而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是投资债券、人民币资产之类的,收益比较稳定,风险也相对较小。”
渣打银行:
13款产品挤进红榜
在银率网提供的到期收益率排名前20位的理财产品数据中,渣打银行有13只理财产品上榜,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记者采访了渣打中国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总监郑毓栋,他对记者说:“虽然上半年我们的理财产品取得了较高的收益,但是我们还是建议客户不要将赌注押在一只理财产品上,将自己的资产进行配置来分散风险。”
据记者了解,这13款产品都是渣打银行针对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进行定制开发的,不面向大众发售。对于这些产品取得高收益的原因,郑毓栋向记者介绍说:“首先,我们了解到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中有这样一批客人,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也愿意做一些创新的尝试。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这些产品主要挂钩的是海外市场。上半年我们对能源、金矿和新兴市场比较看好,这些结构性产品对这类资产进行看多配置,所以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郑毓栋提醒投资者:“在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时,主要会遇到这几方面的风险:本金风险;流动性风险;外币投资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和境外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等。”
对于想要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郑毓栋建议:“目前在通胀高企的情况下,要跑赢CPI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投资者选择一款产品,寄希望于靠单款产品跑赢通胀,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一般建议投资者进行资产的配置来分散风险。债券类、现金类、海外的一些产品都买一些。因为市场的所有资产类别不会同时上涨或下跌,可以通过配置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东亚银行:
如汇通稳居高收益榜首
在银率网提供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排行榜中,东亚银行的“如汇通”投资产品-系列1以32%的高收益稳居榜首,它的另一款产品“东亚‘牛熊增盈2’高增长区域指数基金Ⅱ部分保本投资产品”也取得了11.13%的到期年化收益率。
“如汇通”投资产品-系列1于2008年1月成立,2011年2月17日正式到期,年化收益率高达32%。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介绍:“这款产品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发行的非保本的美元产品。当时整个市场处于低位,我们看到有一些客户,他们当时觉得市场很低,但是自己炒股票又不敢做,我们就选了一些资产来做配置。市场好的时候,就多配一些股票商品,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多配一些债券部分。每季度根据各资产组别的涨跌表现重新分配资产组别比例。所以后来在产品结束时,也取得了不错的回报。”
东亚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都是面向大众投资者发行的。陈柏轩对记者说:“牛熊增盈系列是97%部分保本的,收益率相对较高。而步步为盈、牛熊双盈系列都是100%保本的产品,收益也能到达到7%-9%左右。这些产品包括前面提到的如汇通1都是公开发行的,普通投资者也可以买到。而针对私人银行的客户,主要是以定制的产品为主。”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对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有所了解,起码知道它的投资标的是什么,风险怎样。而且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可以要求理财经理提供这款产品挂钩标的过去的表现和相关的经济数据。”而对于想要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陈柏轩建议:“如果想要做财富管理,希望它的回报好一点,可以选择股票或者与商品挂钩的产品。”
银信合作产品
收益真相
信托产品一直被冠以高收益的头衔,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的信托理财产品也受到了很多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的青睐。
记者根据普益财富发布的数据统计,从7月30日至8月26日,共有1212款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有845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为6.00%及以上的产品仅有15款,其中包括四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到期的一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投资对象为信贷资产、票据产品、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组合,到期实现了7.10%的较高收益率。交通银行到期的一款人民币信托贷款类产品,到期收益率为7%。遵义市商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到期的银信合作产品,分别取得了6%和6.5%的收益率。
而记者在用益信托网站上发布的《一周信托发行收益排名》的文章中可以看到,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收益率前10名都是11%以上,而银信产品发行收益最高的年化收益率才8.02%。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万蓓对记者说:“ 银信产品并不是把全部资金投到信托项目中的,它只是一部分投到这上面,所以它的预期收益率没有集合信托产品那么高。但是也比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要高一些,因为银信产品的到期收益情况很多银行都是不公布的,所以具体的到期收益情况很难统计。”
一位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现在随着房地产信托收紧,再加上政策的监管,银信产品的发行量在慢慢减少,也很难出现像以前那么高收益的产品了。年限比较长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其他的产品可能更低。”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